美文网首页
认识“懒惰”(201935)

认识“懒惰”(201935)

作者: bj李晓萍 | 来源:发表于2019-12-01 23:44 被阅读0次

    懒惰,我们平时经常说。

    不就是懒吗?不想做事的借口而已,为什么要认识,有什么可认识的呢?

    百度百科如此解释: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指散漫;形容人精神松懈,行动散漫,不振作。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

    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

    最近读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对其对儿童的观察之细微、认识之深刻、解读之精准深感认同,也反思为什么更多的人凭经验教一辈子书。

    今夜看到此书第三十五章《依赖性》中,关于“懒惰”的分析,似有拨开云雾之感,亦有自身认识浅薄的羞愧。

    蒙氏认为:一些孩子,心理能力不强,难以摆脱成人的影响,“所以,更多地依赖于试图替代他们活动的成人,因而完全成为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愿意为别人进行活动,服从任何成人的禁令,因而成人很容易用自己的意志替代儿童的意志,儿童也乐于接受。如此,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危险,即沦于惰性,这种惰性可称为懒散或懒惰。”

    最关键也最触动我的,就是她对“懒惰”的诠释:

    什么是懒惰?懒惰是精神世界的抑郁,它如同身体体能的下降,患了重病。在精神领域里,是生命活力与创造力的下降。天主教认为懒惰是导致灵魂丧失最致命的罪恶之一。

    在我们脱口而出的说辞里,“懒惰”有时是借口,有时是自嘲,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认为的,我从来没有认为懒惰有这么严重。尤其是将“懒惰”与“精神世界”“懒惰”与“生命活力”“懒惰”与“创造力”联系起来思考。

    深思,确有道理。因为懒惰,我们不会对新鲜事物抱有兴趣,我们在习惯运转的舒适区心安理得;因为懒惰,我们任由大脑生锈而不去深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为懒惰,我们以忙碌、需要休息为由,我们不运动、不学习、不改变;因为懒惰,我们把生活过成了流程,没觉得少了鲜活的气息。

    以己为例,经常流连于朋友圈的各种晒里,偶尔也会给善做西点的同事点评一句:好能干的厨娘!却忘记自己已经有许久都不曾好好做一顿饭,还以“喜欢吃挂面”为由为自己的懒惰开脱。

    看到朋友练瑜伽、学游泳、走路跑步去锻炼,除了羡慕地说一句“你可以啊”,就没了其他,仿佛自己不需要锻炼,还安慰自己“需要静养”。

    看到书友们购书、读书、写文,默默读完(有时候浮躁得打开就为了看个标题),悄悄潜水,希望大家忘记这个群里还有自己,当然也忘了自己年初立志让读书、写文伴随自己度过每一天的豪言壮语。

    更重要的,我深深认同作者所说,“懒惰是生命活力与创造力的下降。”因为懒于看,对生活熟视无睹没了发现;因为没有发现,也便没有改变、创造。久而久之,不曾体会人生因未知与创造所带来的惊喜与自信,何谈生命活力?

    学生学习也是同理。想当年求学时,数学、化学常常满分,探究热情也一日好过一日,期盼上学期盼进步期盼老师的肯定而带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再想想,那些懒惰、自由散漫的孩子,体会不到这种乐趣,可不是缺少了生命活力、创造力与惊喜吗?

    现在为人师,面对学生,我们是无条件帮助呢,还是唤醒学生做自己呢?作者在这一章的结语值得我们思考:

    “成人拒绝接受儿童的心灵,替代了儿童。成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用无益的帮助和暗示吹动儿童的心灵之灯,并最终把他熄灭。”

    认识“懒惰”(20193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识“懒惰”(20193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at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