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集的感触还挺多。
一是谢强出狱,请了亲戚朋友来吃席。
谢强的一位本家阿伯语重心长得说了一段话,起初还说的挺好,说什么“阿伯阿叔们都相信你改造好了。将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人没有不犯错的,改了就好了。”
可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是在戳阿强,和他父母的心窝子了,他说:“就怕你呀,管不住自己的手,偷东西成瘾。”
本来还高高兴兴的。这句话一说,气氛马上变得僵硬尴尬。
还好阿遥跳出来解围,他说:“这事就让它过去,以后也别提了。主要是提了也没用。”
是啊,那位阿伯的话,不可否认,没什么坏心眼,确实是为了谢强好,担心他和他们一家的未来。
可是方式方法却存在严重缺陷。一是因为人家正在办席,他这样的旧事重提,冷水一泼,会造成极其尴尬的局面。你让人家谢强怎么接你的话呢?
这种场合就应该鼓励,这位阿伯前面说的挺好,可最后一句就纯粹是多余的,更是败笔。
阿遥说得对,这件事就别提了。“提了也没有用“这句话就更是通透,谢强要是真又犯了偷瘾,你这句话又能管什么用?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来,做人光有一腔好意没用,表达的方式方法更为重要。
还有一点感触来自晓春的女儿——小葫芦。
小葫芦的爷爷奶奶想让小葫芦去昆明上小学。但晓春不同意。那小葫芦就要求胡有鱼胡老师在她们班合唱的时候把她安排在最中间。因为她觉得站在最中间就是最好的。如果只是站在旁边唱,那就不是最好的。爷爷奶奶就会说,这里的学校不好,教育不好。这样她就没办法再留在她阿妈——晓春身边上学了。
她只要她的阿妈高兴。
当胡老师和晓春说起这件事时,晓春却说“小孩子想站中间,就是爱表现自己呗”。
晓春这句话就是胡老师说的,就是典型的大人逻辑,而不是从孩子的视角考虑。
这就提醒了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想当然,而是要结合具体的事件,站在孩子的角度,深层次得多想想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还有一点高兴的感触是前一集坨坨的阿爸阿妈已经因为云苗村游客变多从昆明回来发展了。
还有格桑花饭店也因为游客变多,老板兼大厨向东叔已经忙得胳膊打封闭针,两条腿静脉曲张了。好就好在老板娘花婶的儿媳儿子都要回来帮忙,一起开饭店。
这两家的现状不就是我们阿遥回云苗村发展的终极梦想吗?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靠。大家在自己的家乡就能把钱赚,再也不用一家人分离,再也没有留守儿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