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收看完校品中国的线上培训课程的第四课,内心颇为震撼。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孩子们读读诗、做做诗、画画诗配画、师将创作的诗谱成曲,全校传唱。在诗歌中和孩子们一起发现美,一起感受美,一起创作美,让孩子们的生命中融入正确的行为习惯及价值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所新建的学校,因为拥有了“全人之美”的课程体系,效果卓然。原来学校本身就可以做的事情,现在在课程研发团队的带领下做得更专业。我们新办的公立学校,想做,没有那个财务支持。我们自己做,总觉得不够体系。也许,总是在这样的思维下,时间过去了,我们还没行动。

昨天因为老师们的那句新课马上就讲完了,让我陷入沉思。还有四十五天干什么呢?每天读、背、写、算?孩子们纯真的笑脸还会存在么?昨天的作文研讨课,也让我难过。作文课,这么做?老师还在说引领了,孩子们缺少语言积累,还是写不出来?大语文时代,还局限于那本课本?语文的美,绝不能只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于是,今天下午,校长培训了,在没有他点头的情况下,我大胆做了个决定:一二年级早读课全部开启新诗童谣的诵读,各种形式的读,让孩子喜欢读、熟读成诵即可。刚刚才给校长发了致歉信,觉得自己也太胆大了!
下周起,开始督查,看看老师们各自的本领,督促晨诵的推进。这次,不管是天大的事,天大的委屈我也不打算退缩。做自己想做的事,又有大家的配合,还要计较什么呢?
本周的第三次义工班主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先是组班时,大家的那种冷冷的感觉;然后是一天时间,我和副班俩人愣是只组到了60人。两个学校,每个学校都联络了三四名老师,请他们帮忙发群二维码至本校工作群,一天之后的效果大跌眼镜。我只好一个个打电话联系,有不接电话的,有不信任的,开课后班里还有十五人迟迟不到位。想组个班委,虚位以待还缺三名。
学习,提交作业,很是艰难。今天下午收到后台数据,提交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五。从前天开始,苦口婆心、循循善诱、鼓励表扬、微信语音,到今天下午的爆发。忍不住了,给两位学校的主管校长打了电话,请求他们的帮助。
经过了解,学校里教师都在四十岁靠上,职业倦怠让他们养成了熟视无睹的感觉,太多的工作群、学习群,让他们目不暇接;另一方面,一线教师的繁忙程度外人可能无法想象,哪里来的精力追求所谓的教学理想?各种的活动、检查和形式,已经让老师们疲于应付,这大概就是我们公办学校的真实情状。有时候想想,什么时候起,我们最可敬的人民教师这么让人心疼?什么时候起,他们已经没有了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