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欲修身,先养心

欲修身,先养心

作者: 惬意永不放弃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05:50 被阅读0次

自古以来,圣人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真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王阳明也不例外,因而他说出了“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深刻道理,他在《与杨仕德薛尚谦书》一文中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说的正是心之于人的强大作用。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为此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曾经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

王阳明回答说:“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考量王阳明关于“忙”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便在于欲望的膨胀。是欲望蒙蔽了自己的心,而失去了心中主宰,于是只剩下不停奔忙。

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这是有科学依据的。林黛玉为什么老是咳嗽?因为悲伤伤肺;为什么生气的时候肝会疼?因为暴怒会调动肝功能,伤肝;还有思虑伤脾,惊恐伤肾。

除却这些负面情绪,欣喜若狂也会损害身心。比如“范进中举” 的故事:多年考取功名不得,本以为要过一辈子苦日子的范进终于得到了朝廷的功名,一时间心中所有的怨、愁、喜等全部翻涌出来,喜极而泣,乃至发疯。

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无论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只要过度了,都会让我们生病。

当下,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而最好的救赎之道,就是把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保持平和淡然、不急不躁。

相关文章

  • 欲修身    先养心

    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浮世之中,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

  • 欲修身 先养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宋代大学者张载提出的儒家最高道德思想,以此来形容王阳明...

  • 欲修身,先养心

    在如今浮世之中,大多数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这些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一天大部分时间怨...

  • 欲修身,先养心

    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浮...

  • 易说就懂|读懂颐卦,修身正己

    易说就懂|读懂颐卦,修身正己 27山雷颐䷚ 读懂颐卦,管好自己。 颐,纯正以养。 修身先养身,养身先养心,养心重养...

  • 王阳明心学摘录

    1 欲修身,先养心 2 不忙不乱,不骄不躁 3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4 回归简单。道之大端易于明白 5 至...

  • 2020-12-14

    王阳明心学 1、欲修身,先养心。 2、不忙不乱,不焦不躁。 3、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4、回归简单? 5、...

  • 养心莫若寡欲

    曾经我把我的榻榻米小屋命名为养心斋,意在于屋中修身养性,养心养气。 正所谓养心莫若寡欲,多欲是痛苦的根源。痛苦多来...

  • 弟子规

    欲治国先齐家,欲齐家先修身,欲修身先正心。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学...

  • 传习录

    1、欲修身,先养心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人生启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修身,先养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jk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