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伪知识)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伪知识)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4-01-03 18:54 被阅读0次

在正式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得先检讨一下。

我是说,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大聪明。也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我没有那么笨,只是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聪明。

通常,一个问题,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它们常常反反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似乎是在给我指导,却经常是给我出难题。

我自然希望自己是明智的,是智慧的,是理性的,是客观的,究竟为何需要呢?归根结底,这样才更加具备认同感。

就像我们总是不自觉代入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中的英雄式的人物,甚至想着和伟人一样思考,然后,就像做梦一样,醒来是迟早的。我们能模仿的不过是动作,却不是行动,不过是行为,却不是思想。我们也只能是就我们所见,然后几近相似,我们成为不了他们。

我们有且只能是自己。

当我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是绝望的,内心是悲痛的,迷茫又惶恐。

“如何做自己”,这是我经常思考的。

其实,这也不过是我的“误以为”:我以为我在思考,我以为这是思考得来的,我以为这是可控的,我以为这样才是自主和独立,才是更符合自由的意义。

如果不是这样,那是什么呢?

存在,真实,真诚而已。

我们有且只能把控的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诚。除此之外,真实更多是训练的场景(模拟场),存在更多只不过是现象(形式),然后是现象和我们玩的一场游戏,我们需要通过真实场景去得到训练,最后才是,我们如何去理解自己。也只有这样,安身立命才不至于是句“空话”、“大话”。

归根到底,我们绝大多数人所谓的安身立命,绝大多数都是别人给的。这其中事关智慧,事关聪明,乃至于才能或才华,或资源或人脉等等,都算不得是什么条件,而它们之所以能被认为是条件,那只是对于需要它们的人而言。或者说没有它们但觉得需要,甚至是必要。

这玩意儿就是大多数人的“认知”。

实际上,它连经验都不是,甚至都不曾拥有过这些,更谈不上对它们的认识了。这也就导致,你以为是认知阻碍了你赚钱,实际上恰恰是你在乎的认知让你原本可以赚钱的时间都给剥夺了。

这就涉及一个根本性问题,话说你以为资本主义是什么?剥削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对生产力和结果的直接关注。这已经很接近了,实际上,却也更远了。

它真实的恐怖在于——对时间和个体自由的剥削。

说白了,你的时间变成了生产力,或者如何使你更高效,然后呢?就是生产工具的升级,包括技术改革。背后全是对时间的控制。当然,还有与之配套的一套东西,比如说规则,比如说制度,比如说职位等级,乃至于权力或资源分配等等,这背后牺牲的是个体的自由。

实际上,很多人往往容易忽略后者而默认前者。私以为“资本家”只追求“资本”的增长。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儿。

说白了,真正的恐怖在于它将你“物化”或“异化”,什么意思呢?本来你是什么?人啊!后来呢?工具啊!

很多人说资本家不讲感情,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实际上是,资本家不对不是人的人谈感情。那么,他们谈的是什么呢?是啊,有时候他们好像会和你聊感情,聊交情,包括替你着想什么的,但别误会,那是在试探你的弱点,找到你的命门,继而才能持续不断地施以控制。谈的都是人性,且还全都是你的。对,就是你以为的关心、在意、在乎、尊严、尊重、平等、面子……他们自己都没有这个需要,而既然他们有,当然给谁都可以啊,只是为什么会给你呢?因为给你能帮助他实现目标。

就是纵观资本家行事,你很容易发现一点,那就是他们在乎的其实很少很少。最典型的例子,很多人以为“投资”指的是资本运作规律,然后他们按照规律继而获利。可惜,就是这一点,让多少人望而却步(实则是交学费,走上歧路)。

市场哪来的通行规律啊?如果有,那就是风险和利益均等;如果有,那就是人要学会及时止损;如果还有,那就是共赢互助。

所以,投资的真正本质,压根不是投资产品,更不是投资概念或未来市场,而是投人。

归根到底,资本家能比生产在第一线的人,或者接触市场最多的一群人,比他们还专业,比他们还懂市场?不是吧!

他们真正懂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人性。有这一点就够了。

说到这,可能又有大聪明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单一本《人性的弱点》,或者是《枯荣鉴》、《道德经》……没用的。

为什么说没用呢?

归根到底,这已经违背了其中的“共赢互助”原则,而且,你一旦照着书里的去运用,你就被彻底控制了,你首先就会破坏“及时止损”的“适可而止”,然后被贪欲,被欲望带入深渊,继而,你又将违背第一条规律,忽略“风险与利益共存”,至此,后面的发展可想而知。

这样是起不来的。

为什么呢?因为当你这么去做的时候,你不把自己当人,你把自己当成是牟利的工具;而当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的时候,又指望人会对你多信任或多真诚,乃至于会把你当人吗?更严重的是,一旦你自己这么认定自己,那么,你对待他人呢?同样是这样。

这玩意儿就是“玩火自焚”。

这样的人,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失败是再理所当然不过了。

因为种子就不是那能开花结果的种子。但很可惜,你光顾着“培育”了,然后,连带着原本的你,原本的价值,原本的成“材”,统统毁于一旦。

我是说,时间没了,自由没了,然后一无所有,像白活了一场。

这就是我说的认知,所谓认知,它一定是首先得是符合“江湖规律”的。说白了是什么呢?人情世故。这一定是要懂的。就像如果我们去到某个地方,如果都不懂得入乡随俗,哪怕你是“大才”,也是要夭折的啊!

你没发现吗?那些大人物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第一时间在做的都是先了解“市场”,也就是自己生活的范围和圈子的“忌讳”或者说“禁忌”。如果不懂这一点,怎么融入进去,如果都进不去场,你空有钱,空有才华,包括说你有知识,可能你还是要逼到“谋生”的阶段,且最终你要“跃升”它一定是慢慢熟悉周围的“环境”,这是必经之路。

这就像你去投资,你去见客户,然后你对于投资的对象,对于客户,一无所知,然后你凭经验去判断,你知道这里头的危机在哪吗?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从你的,你认为的“法宝”下手,让你的法宝失灵或者反向控制你的法宝。如此一来,“博弈”变成了单项的强弱关系。你是属于弱的一方,属于被动的一方,属于被影响和控制的一方。

所以,投资真正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学做人和识人,这是一辈子的修炼。这也是为什么投资人随着时间越发老练。但凡违背这一点的,越是老了反而越是容易摔大跟头。

它压根不是随项目而成长,也不取决于资金多少,这背后都是远见卓识。这也是很多人学不会。不仅仅是因为认知,更是这玩意儿不是能教会的。是得靠悟的。悟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取舍。

所以,你知道我之前是被怎样给控制了吗?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这句话本身就极具诱导性。如果你是“大聪明”,你相信它的那一刻,你的判断就会紧随而来,紧接着你就付出时间和放弃了自由,继而,你丧失了基本的理智,然后,要么买书去,要么开始了你的“认知觉醒”之路。是的,如果你明白我的意思,你就应该听出了我的语气,并且能够想象我说这些时,说的全是反话。我在嘲笑和讽刺你。

大聪明是假,认知觉醒是假,付出时间和放弃自由就是代价。愚不可及的代价和后果。

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伪知识”,我是说,赚钱和认知,半毛钱关系没有。忙着“提升认知”就是“没脑子”,除了浪费时间,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忙碌,自己感觉更充实。实际上,真正喂养的除了“感觉”之外,不长脑子的(这一步其实已经非常危险了,这就相当于把自己变成了某种傀儡,而且,一旦你习惯了这种,那么,紧随而来不是大富大贵,只会是彻底的沉沦)。

说白了,就是已经脱离了本质,陷入了“迷局”之中,本末已经倒置,舍本逐末的行为指望能带来逆风翻盘的结局?不是在说笑吧!

认知是负责处理信息,处理信息后干嘛呢?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根据有效信息去作判断,而这一步,主要作用于提升概率。

这就相当于,你连“为什么”都不知道,你尽想着“怎么样”,然后自然是“如何如何”了。

徒劳不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吗?

这就相当于你连去哪都不知道,你光顾着去造飞机,造火箭,或者购车,这玩意儿和“闭门造车”有什么区别?

我是说啊,压根用不上那么多的所谓的认知,你也不可能做到既在这里赚钱又在那里赚钱。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越早认识到这一点越是超前。

所以,当你这么去想的时候,第一时间不应该想到的是“认知”是个什么玩意儿。然后再去谈它的作用,以及如何让它的作用发挥出来。

最重要的是,相关联。

不过,讲真的,这种错误我经常犯(别让理所当然害了自己。每一个理所当然中都值得认真思考)。

比如,“知难者不难”,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时间我想到的就是成为“知难者”,然后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表面看,这是捷径,实际上这无异于“找死”。

“难之所以难?如何知?”我均不知道的情况下,我直接说要做个“知难者”,我想后面的结局也就不难猜测了。

是的,花了足够多的时间,牺牲了足够多的自由,吃了足够多的苦头,然后“刻舟求剑”。我是说,还得回到源头去学习训练。关键是,与当时的处境相比,我还多了一个对抗,对抗“惯性”,这不是自找苦头吃吗!

所以,我傻不傻我不知道,但绝对不是什么大聪明。

成功是概率事件,剩下的应该琢磨的是如何提升概率。即接纳自己,接受自己,面对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从自己身上去认识到特点的重要性。这将每一个人最大也是最坚实的依凭。

我是说,真正的特质,唯一性的价值(商业的最底层逻辑,只有一个,那就是“垄断”,也就是唯一性,更是特质,无关好坏,无关善恶,是中性的存在。商业做的就是如何让你相信它的特质的好,引导你去消费它的好,至于不好的一面,则是没有任何人愿意告诉你的,只能自己去发现)。

所以,从本质而言,每个人都可能成功。而你之所以成功的关键也压根不是什么优点或缺点,而是关于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好你的特点,将它发挥出来,并且让人看见它的价值(优点和缺点是特点之再细化,实际上背后恰恰是运用操纵认知,继而影响判断,然后加固偏见,最终使你丧失自由意志)。

认知这玩意儿,只会阻碍你赚钱的速度,和让你失去更多成长的机会,乃至于让你虚度光阴又多了一个借口,最终将你推到“受害者思维”的陷阱中去。

这也是我之前说的,如何让自己成为“幸存者思维”的拥有者,作为一个幸存者,他首先是偷着乐吧。然后是什么呢?他作为一个原因,然后去发展结果,而不要把它当成是一个结果。如果把它当成是一个结果。你压根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去走。

你有没有想过一点,我们的大脑也只是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它甚至都不是主要的部分,如果你缺失了某个感知,比如说缺失了眼睛,缺失了耳朵,缺失了鼻子,缺失了嘴巴。丧失了语言能力。或者说,嗯,缺失了任何一个环节,那么你的大脑肯定是在某方面是会不足的,那怎么去认识这种缺失本身呢?这是幸存者的一个方面。就是说幸存者真正的智慧在于取舍和对取舍的态度。如此,它才能够让一个复杂的事物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接近于内心,也让你越来越知道自己的内心。

思维(认知)对人的帮助,它只在于说它有效的时候它是有帮助的,但更多的它是从实践行动中去获得的。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但凡是思想通透的人。它一定是说,我思想到了这里,而我走的路肯定是走的更远。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其实他是一个很笨拙的人,在思维上是很笨拙的,他既不能能言善辩,也不是能说会道。他都是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回过头去他才能说上一两句话。而不是说,我什么都没有去走,然后我就能说上一大堆,且还都是真理。这是明显的差别啊。

最典型的例子,智者亚里士多德也是说多错多。只不过,被流传的往往是被应验了的而已。

相关文章

  • 「认知优势」与数学解题

    刘润老师说过: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 我想到了做数学题,你永远解不出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题。 关于认知提升,...

  • 关于认知

    #关于认知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

  • 2019-12-13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 富人与穷人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你靠运气赚来的钱,最后往往又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你所赚的...

  • 认知与财富关系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你靠运气赚来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你所赚...

  • 拓宽认知

    当你的认知处在价值洼地时,赚钱真的很难,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你必须拥有更高级的商业认知给自己加码,...

  • 毕业第1203天分享

    第1203天锻炼,今天打读书笔记。 ——每天一文:“《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刘润”

  • 认知与格局的主观认识

    你永远赚不到 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 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

  • 请读上20遍 直到弄懂为止

    你永远赚不到 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 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

  • 认知=财富(随笔2)

    你永远赚不到 超出你认知范围外的钱 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 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 这是一种必然 你所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外的钱?”(伪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k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