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敌人处于心迷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态时,就像处于高出地面的沼泽,溃决之势已成,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突发事件。此时,应该利用他们心智混乱,无法自主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灵活机动地运用时东时西,似进似退的战略,造成对方的错觉,进而出其不意地将其一举消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
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掩其东北,遂趁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则自取败亡,险策也!
西汉初年,七国造反,周亚夫选择坚守避战。吴国士兵跑到城池的东南角,周亚夫就防备西北角。然后吴王果然率领精兵攻打西北方向,因此攻不进去。这就是敌人的心志没有被扰乱,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东汉末年,朱隽把黄巾军包围在宛城。朱隽命令张开包围,搭建堡垒,用泥土做了一座土山观察城内的情况。然后击鼓攻击宛城西南方向。黄巾军全部赶到西南防御。朱隽自己率领精兵,藏在东北方向,于是趁无人防备杀进城内。这就是敌人已经处于混乱的状态,不能明辨是非了。
所以声东击西的策略,必须要看敌人的心志是否已经混乱。敌人心志混乱了那就能获胜,否则就是自找落败逃亡的结局了。这是很凶险的计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