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哪怕班主任不说,同学们都知道大概需要做哪些准备,据我所知,不少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返校,这个时候再来给大家鼓鼓劲,肯定能起到帮助大家的作用。
有同学可能要问啦,为什么你这么自信能帮助我们,鸡汤鸡血听的不少了,早免疫了,开学第一课看了几年了,好像也没多大用处。我要说的是,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
首先我不打鸡血不灌鸡汤,今天的内容和开头放图片是一个基调,只说些事实,几乎不会讲啥道理。都说听再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瓦哥我不讲那些没用的。
然后呢,我讲的内容不是通用版本,举个例子,你们入学后,马上都要学一天防疫的通用教学材料,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要看的,你们想啊,一个课程,低年级小学生都能看的明明白白的,高中生看起来会是怎样的感受,好比给你们再教一遍abc字母歌,有理数加减法,你们觉得有意思吗?
这里不是说官方课程不好,非常重要,是一定要认真看的。这类通用课程是为了确保受众全覆盖,但覆盖的广了,针对性就太弱了。而我这个内容基本是定制型的,针对的就是你们,当然,非巩义的,没有中考压力的学生,甚至当家长的当老师的,多少也会有点收获,所以,如果我讲完了,你们觉得还不错,也可以让其他你们认为有必要的人来听一听看一看。
好了,终于可以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了,那就是帮你们解决一些常见的、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的共性问题,不是文化课方面的啊。大体分为两部分,先是为了开学前后大家能够快速进入状态,我来梳理几个关系,比如你们和家长的关系,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后半部分谈谈我对中考的一些认识,可能往后还会有一些学习方法的分享,但这节不讲,大家别慌。
那么,我们首先来说说和父母的关系吧,据我所知,不少家庭很多家长因为学生上网课,都处在崩溃的边缘,不要怕,不是个例,我和女儿也快决裂了,盼着早点开学,好赶紧把她送去幼儿园。估计大家的父母也都是这么想的,哪怕再密切的关系,相处久了,总会产生一些矛盾。
不过我们最常见的家长和孩子的矛盾,说到底是由于实际情况与内心期望的落差过大形成的,是彼此之间共同存在的,也就是说,不光父母对你们设定有期望值,你们也会不自觉地对父母有所期望。
可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地体现在学业上,而你们对父母的期望更多体现在感情或者物质的需求上,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失望的情绪就有可能向愤怒的方向发展,体现为两方的矛盾冲突。由于这几年都是做中考方面的辅导,我也接触了不少家长,给他们最常说的,就是不要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等等的,今天面对你们,我也要告诉同学们,不要对自己父母要求太高。
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预期,这需要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说起这相互了解啊,其实家长是特别想深入了解自家青春期孩子的,但由于你们把很多事情都当成了隐私,这就给家长们增添了一些障碍,让他们很难做到对孩子充分的了解。
反过来说孩子对家长的了解,哈哈,你们想过要了解父母吗,没有吧,别说生日了,估计有些同学连父母多大岁数都不太清楚。瓦哥接下来特别想说的,就跟你们父母的年岁有关。
今年来找过我的家长,妈妈居多,从收集的信息来看,生日都是1975-80年之间,按照常理,爸爸们年龄应该还要大一点。也就是说,你们的父母估计几乎没有所谓的80后,绝大部分都是比瓦哥要大上几岁的80前的人,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们错过了一个时代!
因为从1999年起,高校扩招了,有组数据大家可以看下,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08万人,到2002年全国高校计划招生275万人,录取比例几乎是成倍增长。这俩个数,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最近的数据好像是800万和80%左右,先不管现在,就扩招那俩三年来说,上大学比之前要容易的多,但对于80前出生的考生来说,除非复读三两年,否则赶不上这样的机会。
这造成了什么样的局面呢?你们的父母大都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这不仅让他们在辅导你们功课,尤其数理化的时候力不从心,更使得他们对你们的学习格外重视,盼着你们能学业有成,进而怎么怎么样…所以你们要明白,在他们的同龄人里,平时作业能帮上忙的家长,凤毛麟角,至于为了给孩子讲题,一怒之下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更是特例,没有对比的价值。而他们对你们的殷切期望,也是一种心有不甘,希望你们有所突破,实现对上一辈的超越。
关于相互了解,我只是从时代的共性上说这一点,要彼此了解最直接最高效的还是去交谈,寒假以来这么长时间,估计没有多少同学愿意和父母好好说一阵话的,争取开学前能主动安排一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达成一些共识。
你对父母有什么要求,需要那些帮助,该说的只管说,比如感觉跟不上了,需要找辅导班补补之类的,只要合理,父母都会考虑安排的,再比如,督促自己的时候不要给太大压力,不要说过激的话,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之类,都可以提出来的。
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瓦哥这里给你们教一个反杀技巧,不知道你们有人用过没,比较损,杀伤力比较大,建议慎用。因为进入7080年代,明星名人等等的就多起来了,你们可以百度出来和父母同岁的,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最好,接下来怎么做还用教吗?
反正瓦哥将来是不敢对女儿说别人家孩子怎样的,因为我怕女儿把韩寒拿出来跟我比…
这招尽量不用啊,没几天了,珍惜这长聚的最后时刻吧,一开学,能在一起的亲子时光就少了,上了高中就都住校了,每周见一见,再往后,真的越来越少,就不展开说了。
刚说了你们对父母的要求,那么如果父母对你们有要求呢,还是之前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达成共识,只要谈话进行的顺利,相信家长不会有过分的想法。其实家长面对的压力比你们想象的可能要大,除了家庭关系最重要,还有很多关系要处理。
瓦哥有个邻居微信群,一栋楼的人都在里面,有个初三孩子的家长就央求楼上的一家行行好,别让他们的小孩子来回跑动,打扰自家孩子上网课,后来俩家就吵起来了…除了学习,你们也应当分担一部分家庭的责任,比如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帮家长跑跑腿,买东西取快递之类的,孩子和家长都把这份亲情珍惜起来,家庭气氛会更加融洽。
家长就说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说说怎么和老师们相处。本来呢,和老师这层几乎可以不用说的,因为师生关系本是很简单,也很清楚的。老师上课,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听话照做就可以,而且师生是有共同目标的,目前对你我来说,就是剩下的日子里一起努力,让你们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应该很容易达成共识的。
但现在总感觉有些变味,这其中有部分家长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瓦哥在这里不多分析了,你们需要知道的是,关系一旦乱了,有些工作开展起来也就复杂了。
去年报道出来的,老师被学生袭击的案例有好几起,有的老师连命都没了。教师有逐渐成为高危职业的趋势。这让人很寒心,还能不能好好管学生了成了一个问题。古人说严师出高徒,现在呢,佛系教学好。
和亲子矛盾不同,老师虽然对学生也有期望,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的,是双方对规则的执行和把控。很明确,学校是有规矩的,老师对学生是有监管权的,学生的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约束,日常教学工作才能正常进行。
而现在的关注点似乎变了,老师成了主要的被约束对象,很多人说是老师对学生太严厉了,不尊重了才会导致矛盾激化。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说多了都是泪,现在的老师们已经是弱势群体了,我太难了。
讲到老师太难了,近期冒出来的新问题也很值得好好说一说,那就是网课给老师们带来的困扰,相信不少同学除了自己老师的课,假期也看过一些教育机构的网课,瓦哥都看了好几场直播,除了文化课,还有真正的俞敏洪的讲座,我是有收获的,不知道大家收获如何。
你们觉得网课老师怎么样,是不是很都牛的样子,那就对了,各大教育巨头纷纷提供免费网课,为的是什么,是为了以后的课程收费啊,讲课的大都是最排场的台柱级别的名师。
这些人上网课太专业了,经验太丰富了。但你们要知道,就跟那些个很火爆的网红带货主播一样,都是有团队在包装、在扶持他们,网课的每个知识点,每个题目,每一页ppt,甚至每句话,都是精心打磨出来的,不吸引学生怎么行啊?所以你们要拿那些老师跟自己老师做比较,是不公平的。
网上还有一些老师上网课出洋相的例子,操作失误啦,镜头感不行啦,讲话没有激情啦,办公居家一体化了等等的,大都是不专业的直播水平导致的,并不是老师自身的教学功底问题。
插一点题外话,任何一套操作流程,都是越简洁就越流畅,每多一个小步骤,就多一分出事故的风险。都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弄太多了,出问题概率就大了。大家可以从自己上网课的过程分析一下,是不是一开始也得摸索啊?老师上课那一套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十八线的主播,也很不好当的。
网课老师固然厉害,但同学们要知道,我们接受学校老师教育的时间更多,自己的老师可以提供面对面的帮助,还有我们相识以来建立的感情纽带,这是任何网课老师难以企及的,所以同学们要珍惜和老师相处的机会,有问题,事先整理好,自己认真思考过以后,再向老师请教,老师会很乐意把问题给你们梳理清楚的,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如果报了辅导班的,对辅导班老师可以更加放开一些,有机会就问,打破砂锅问到底也不要紧。
网课通常也有答疑服务,瓦哥做着线上的,了解啊,如果俩三个学生同时发来问题,我手头有其他要紧事,那该怎么办?所以网上问问题,时效性和便捷性难以保证,效率和最终效果都难说。
大家还是要以自己的老师为主,至于网上发的密卷和押题之类的,都是吸引眼球的,你们还嫌作业少吗?还有把考点和疫情结合拿来当卖点的,都不用理会,老师们随后都会整理的,不要慌。
接下来我们说说同学之间的关系问题,相比上面俩层关系,这块更复杂,而且会涉及你们比较敏感的一些话题,瓦哥就捡主要的说几点。
首先,不管你们承认不承认,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会增强,团结共进是主旋律不错,但毕竟面临中考,进入好高中的人数是有限的,你们每个人都是竞争对手,尤其是成绩不稳定的同学,看谁都像是来和自己争抢资源的。这其实没必要,学习是自己的事,把目光聚集在书本上,课堂上,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其他人多么优秀你掌控不了。
学习上需要帮助了,首选老师,该怎么做之前说过了;然后是愿意提供帮助的好朋友,或者是对方认为你对他形成不了威胁的,又热心的暖男学霸,你们班不知道有没,反正影视作品里少不了这类人物设定。
课堂之外的群体活动也要注意,理化生实验和体育考试很快接踵而至,会有很多大家一起练习或者测试的场合,这时候特别容易乱,大家都乱糟糟的,自己的心也是乱糟糟的,行动上,要听指挥随大流,但你个人,此时此刻要做到平心静气,按部就班把自己的学习计划执行下去。这可能有点难,一旦做好了,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剪刀差,看谁能把握住了。
同学之间,最基本的相互尊重,朋友之间,互帮互助哥们姐们这些不多说了,接下来说一点点你们最热衷的八卦问题,虽然可能是少数现象,但确实存在,不容忽略,估计你们都猜到瓦哥要说啥了。
这也是病毒造就的问题,少男少女们出不去门,见不上面,空间上的隔离,让距离产生了美。同时,大家都拿着通讯工具,联系沟通比平时更方便,也更密切了,这就容易出问题啊。瓦哥怎么知道的,最近去体育公园踢球,有自己看到的,也有听你们一起的人说的,本来只有颗种子,在疫情的掩护下,悄悄生根发芽了,待到春花烂漫时,他们在丛中笑。网恋奔现也不过如此。
这里瓦哥点到即止,我对学生之间这些事没有啥态度,可能是女儿还小吧,可能是瓦哥也年轻过,就提醒一下有苗头的,把握好分寸,不想被逮住说事,就别太张扬,该清理的内容及时清理,社交账号不要随便到处登录。
几年前一个学生用瓦哥的设备上了qq,忘记下了,我就抱着了解一下学生,以便日后更好相处的目的稍微看了看,结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啊。Cdx,养火花,么么哒之类的新文化了解了一堆。转过头来,我对这个学生的印象也颠覆了,有段时间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后来加强自身学习,升升级,涨涨姿势,我们关系才恢复常态。
你们看,之前说的都是处理各种关系,多一个关系,我们需要在意的东西就多出不少,特别容易导致分心。同学之间还是越单纯越好。
好了,下面说跟中考有关的吧。我们都知道中考很重要,但它到底多重要,对我们今后的影响程度究竟如何?答案肯定不一致。有些父母会告诉孩子,考不上高中,这辈子就这样了,有没有?这种说法当然有问题,但错在哪里呢?
有个名词叫做“滑坡谬误”,同学们有兴趣可以百度,大意是,把一个可以导致某个结果发生的原因连续夸大,网上有些段子就是这么玩的,比如跟射雕英雄传有关的:丘处机不路过牛家村,中国很早就能成为第一强国,跟水浒有关的:如果潘金莲的杆子没有砸中西门庆会怎样等等,都是恶搞的,把中考和人生成败直接联系起来,就是一个典型的滑坡谬误。
中考的结果,决定的是你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那短暂的三俩年里,同学们可以做什么。至于再往后,每个阶段的行为都会决定你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如何开始…一系列的经历才构成完整的人生。瓦哥希望大家不要好高骛远,眼下你们的目标就是中考,别考虑太长久的事情。
考试成绩的重要,还体现在一个方面。我想拿最强大脑的节目来做个对比,应该很多同学都看过一些吧,据我所知,不少高年级的寒假作业暑假作业里,让大家观看的节目就有最强大脑。
一百个通过海选的优秀选手,再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最终挑选出几个人,代表中国去比拼外国的脑力选手。反正前几期下来,我们最后都赢了,没啥看点,真正好看的我认为是在组队阶段。
每轮比赛排名靠前的选手,在下轮开始前是有选择权的,包括可以选更拿手的题目类型,pk时可以选更有把握取胜的对手而对方不能拒绝,还可以选择心仪的导师等等,这些有利条件可以帮助那些顶尖的选手走得更远。
是不是像极了我们应试教育的考试体系,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争取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在高考中考填志愿的时候拥有选择的主动权,还可能有学校拿着奖学金来邀请,而成绩在分数线上下的,就只能被选择,等待命运的安排,很被动。
至于在中考中失利,也是不少人要面对的结果。瓦哥在这里说一个自己的经历,我的一个初中同学,也是好朋友。我们初中毕业那时连电话还没普及,所以一毕业就基本失联了,我和这位朋友两年没见,是家里买电器时候遇到了他。因为需要上门安装,就留他在家里吃饭了,我们聊了不少,感觉他的言谈举止已经是社会人了,我自己还很青涩,他告诉我,混社会这些学的很快的,不需要思考啥,谁都能上手,而学习的门槛是越来越高,离开学校有很多东西再也学不会了,中考可能就是有些人最后的一场正规考试。
还是点到即止,最后给大家分享几个快速步入正轨的方法:
最要紧的,就是远离手机。现阶段学生自身存在的最大矛盾,就是海量的信息来源,跟自己低下的认知水平之间的矛盾。
刷抖音玩游戏,会让你们沉浸在欲罢不能的短暂快乐中,是时间的杀手;搜题软件,用着很爽,但只顾抄答案会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再遇上还是不会做;qq微信等社交工具,会导致注意力的不集中;国外疫情就别关注了,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之类的网络热点也别好奇了,尽快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吧。再就是尽快投身现实,与虚幻的世界彻底告别。因为有些同学看剧,看小说,看动漫,很难自拔,如果不及时迷途知返,就很难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还有调整节律,早起早睡,让身体进入开学的节奏。
最后,这几个图,终于用上了,在公共场合抽烟的,有故意迟到装作不认识我的,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描述了,目的是告诉同学们,你们不仅是学生,也是公民,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你的行为不光能被很多人看到,也可能会被拍下来;你说的话,不光周围人能听到,也可能被录下来。在家没啥顾忌,几个月习惯了,但回归群体生活,这方面一定要注意,说话做事先过过脑子,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为什么强调这点,你们开学以后,将会是跟以往不太一样的校园生活,会有各种限制,还有戴口罩量体温等很多的额外操作,需要慢慢适应,多点耐心,少些焦躁。好了,本次开学前一课的内容就这么多,后续看安排,可能还有一次做题思路的分享,希望有机会再会。祝大家健健康康,学习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