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王丽娟,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思维方式》
在一次交流会上,作家古典问了在座所有人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手拿一个水杯,他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做什么?
有人说应该去装水;
有人说应该去分享给别人;
有人说应该分析一下怎么用最好的方式利用水。
而古典却微微一笑:
“一个人手里拿着水杯,他应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水杯没有必然关系。”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个水杯。
那就是我们不易察觉,又极易犯下的思维陷阱。
它们就像一道无形之墙,阻碍了原本思维的畅通,让你看不清内心。
因此,不断升级认知,打破思维壁垒,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里,古典就点出了三条生活中常见的思维陷阱,并给出转变心智的方法。
读懂这几点,你的人生或许会通畅许多。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继续深造可以让我的履历更漂亮,提高就业竞争力,但是现在做同样选择的人太多,我考上的几率太低了。”
“大城市的就业岗位广,发展机会多,但是我怎么努力也安不起家,去了也迟早要回老家。”
“最近有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可是我能力一般、要新学的东西也很多,我一定做好不好。”
有以上这些想法的人,其实往往都是被安全感囚禁的人。
他们习惯用一个“是的,但是……”的口头禅,给思维设下各种限制,把自己封锁在狭小的成长空间里,害怕改变,拒绝尝试,最终沦为安全感的奴隶。
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安全感”的故事:
以奶酪为食的老鼠嗅嗅、匆匆和小矮人哼哼、唧唧,在某一天发现他们的奶酪不见后,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嗅嗅反应敏锐,迅速做出思维转变,接受奶酪不见了的事实;
匆匆立马行动,出发寻找新奶酪;
哼哼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极后,也开始慢慢转变思想,接受现实和积极行动;
唧唧则是永远陷入在“奶酪不见了”的悲伤中,自怨自艾、萎靡不振。
故事里的这个“奶酪”,隐喻的其实是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的某种东西:
比如个人的竞争力、职场的变现力,被爱的幸福感等等。当我们发现它们消失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而沦为安全感奴隶的人,就会像唧唧一样,不愿接受,不敢改变,画地为牢,圈锁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