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偷窃穷人的粮食,建筑商偷窃穷人的土地,富人偷窃穷人孩子上学的权利。”
——《起跑线》
01
没有摔跤,没有阿米尔·汗,没有宝莱坞,一部印度电影初登中国大银幕就大“火”。
没错,就是这部反映社会现实的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的印度电影《起跑线》。
在中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根深蒂固,而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国人认为孩子的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获得先机与优势。
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
印度虽然是一个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认同这个观点。
02
影片讲述的是印度中产阶级夫妇拉吉和米塔为让女儿上个好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演绎现代版“孟母三迁”的故事。
印度电影特有的轻松喜剧叙事手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教育题材的沉重,这对夫妇从普通人家“穿越”到上流富人区,又“穿越”到贫民窟,却频频遭遇“水土不服”,搞笑又暖心。
影片的一开始,服装店老板拉吉的妻子米图就坚决的表示女儿必须去名校,“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这段对话,这个理念和中国人的“起跑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命运”中的“命运”,其实就是他们口中的“阶级”,命运越好,阶级越高。
然而,好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除了学历、职业等,父母的谈吐、衣着品味等等也要纳入考量,考核非常严苛。不难看出,这些入学条件,都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第一关看父母的经济实力,第二关看父母的各项素养,所谓的招生,看起来更像是在招学生的父母,确切的说,是筛选出哪些孩子的父母来自上层阶级。
于是,拉吉和米图为了达到入学条件,不得不去报所谓的培训班,来提升自我,就连自我介绍都是请有名的作家来写。当夫妇俩兴高采烈去看入选名单时,却没有女儿的名字。去问培训师才知道学校不录取孩子的理由让人崩溃:居然是嫌父母是店铺老板。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长上学”?
后来,他们听说,印度政府规定包括名校在内的每所学校,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留给贫困学生。于是,拉吉夫妇在假装上流人士之后,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开始了扮穷生涯,为女儿争取宝贵的入学配额。为了融入贫民生活,做戏做足,骗过监督员的检查,拉吉夫妇又闹出了不少笑话。
巨大的贫富差距,无疑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但或许更可怕的是阶级固化。
影片的喜剧部分,多数发生在拉吉夫妇假装一个他们不属于的阶级时,他们在上流阶层无法融于的窘和在贫民地区无法融于的苦,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上流阶层的一掷千金和贫民区连饮用水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03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用在这里,实在是恰当不过。
整部电影令我触动最大的片段是:当拉吉向校长坦白一切的时候,校长不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很淡定的帮忙解决,说出了厚颜无耻的话:“教育本来就是一门生意”。她说,招收贫困学生无利可图,而招收上流阶层学生,不但可以让她获取大量金钱,还能笼络社会资源、权力人脉等等隐性利益。
教育本是无比高尚伟大的职业,但却因为利益的充斥变了质。
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
现如今,诸如“富二代”、“官二代”等等名词的涌现,暗示着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拼爹时代”,教育被商品化后待价而沽的趋势,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人绝望。
整部影片在拷问教育问题,同时也在拷问人心。贫穷者虽然经济上不如富人,但心灵上的善良、正直与爱,则远比富人要体面得多。
关注公众号:萌鹿小姐的树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