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出头的年华步履匆匆,告别在即。
站在临界点面对前半生,发现从没有清晰的了解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哪些不同,也不知道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所以至今一无所长。
参考人们对李鸿章前半生失败总结出的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本人的自我认知出了问题;第二个因素,是对人类社会的解读出了问题;第三个因素,则是对这个世界的整体性认知出了问题。
我自己又何尝不是。曾经的志存高远,不过是成为第二个某人罢了。不认识自己,心性单蠢。
前半生越长,人生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不能说内心不慌。
还好,还会焦虑,还不认输,还不肯平凡,还能发现问题,还有再来一次的勇气。
只是这前半生,说起来运气也挺好,不经意间身上汇聚了太多截然不同的能量,它们难以相容,难分伯仲。如此,似乎能够理解精神分裂存在的合理性。
日子在内耗中近乎停止,越努力越难过。就像张小凡在青云山上,身怀两大功法,难以相容而寸步难进。后来机缘巧合他的内力才合而为一,水到渠成的越来越强大。而这个机缘对于我又会是什么呢?
如何明白自己的属性,如何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又如何判断方向呢?
这些问题不解决,恐怕而立之后更迷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鸿章好歹学富五车,前半生虽一事无成,却具备了成功的要素:才华、能力和德。所以当他认识自己、认清社会之后,才能平步青云。而我几经失败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才华远远是不够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本能,而德又何其虚无缥缈。
平常心吧,行动是解决焦虑的唯一途径,有一种理论叫不期然可能性,也许走着走着真的就有了方向,有了机缘。
随机应变,改弦更张。
心志闲定,静而久明。
自己的青云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