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寒

作者: 韩珠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10:18 被阅读0次

【唐】李贺

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

三尺木皮断文理,百石强车上河水。

霜花草上大如钱,挥刀不入边濛天。

争瀯海水飞凌暄,山瀑无声玉虹悬。

诗词赏析:

诗人用一个“黑”字即点明寒冬之意,提纲挈领,为全诗奠定隆冬酷寒的基调。“鱼龙”溪指鳞介水族,“死”字则用得极险极不常规,黄河千里冰封,人们又怎能看到冰下的水族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故而李贺用这个字,主要是为了营造冰天雪地之中万籁无声的死寂感。

诗词中的“三、六、九、百、千”等数字往往是虚数,在这里也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方式,以“三尺”形容树皮之厚,以“百石”形容大车装载物资的沉重。

首联全景描绘、意境塑造,颔联则是从大到小,通过夸张但极具真实感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强调北地天气是何等寒冷。

“迷濛”形容烟雾迷漫、景物模糊的画面,以其形容天空,是为了表现雾气浓厚,如同账幔能够直接遮蔽目光。

此联也是描写具体的细节,而且将视角从景物转移到人身上。以刀砍雾,这个想象也同样是厅语,于无理处得奇趣。

争㶈(ying):波涛激荡回漩;飞凌暄,水中的流冰相互碰击,发出喧闹的声音。而“玉虹”当然是洁白的,也正与冻结成冰后的颜色相合。不过它们虽然是洁白半透明的,但日光一照,就会折射出七色的光晕,带着一种神秘又奇异的美感。

这首诗的视角,从全景到细节再到全景,由一个又一个画面组成。通读下来,没有情节贯穿,也没有时间串起,好似每一句之间都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整首诗里,没有一个“冷”字,也没有一个“寒”字,读来却令人只觉寒气逼人、难以忍受。

相关文章

  • 北中寒 黄河冰

    写写经典,读读经典。 北中寒 唐 李贺 隶书 一方黑照三方紫, 黄河冰合鱼龙...

  • 寒北

    我的故土在北方。提起故土,心中冒出那凛冽的寒。 冬季,是北方独特的季节,飘零的雪,融进身,融入心。 冬季,踩着咯吱...

  • 北寒

    清晨的风送来了北方特有的寒冷,这个冬天的零下温度总算是没有迟到。 校园里的梧桐叶似乎格外恋家,哪怕再萧瑟的秋风也吹...

  • 北九水寒寒

    最想登的山,是北九水的山;最想看的水,是北九水的水。北九水于我,是青岛最美的景色,没有之一。 转眼间,已十多年没去...

  • 南风,北寒

    我遇见他在那个夏天, 离别在这个秋天 四年的春夏秋冬,最终落叶归根 我还是我,他还是他 一路走,我没有地图,我...

  • 寒北落日

    冬至、大寒、立春,都算是节气交变之始。记了冬至8时11分日出,17时54分日落。而目下正当大寒,是三候“水泽腹...

  • 京-十年

    十年.京(杜若寒) 年少无畏北踏雪,十载于京苦寻梅。 未得花容滞寒中,凛冽乡思无处忧。 感于:北漂十年

  • 念奴娇

    南国佳地,有高山北阻,雪花惊退。 清晓轻寒倾碧天,朝日北林偎蔚。 郁郁寒声,习习风煦,堪赏涟中晷。 流光飞度,暗金...

  • SCP"人类"收容失效(六十三)俘虏A区

    他将王北寒拉了起来,过程中没有说话。王北寒稳定了一下身子,此时他站在门边。将头探了出来,似乎是在确认外面有...

  • 题红叶侵窗图

    身寒识秋风,叶红北窗中。 未见城外山,已知漫坡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中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yp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