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诺夫说:“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作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地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导致生活发生重大改变(干预人的生活)”。
也就是说,遭遇定然伴随着是不寻常的事情发生,遭遇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突然、痛苦、转向。遭遇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在生活中,常常有人觉得自己处在漩涡中,想寻求突破,于是找人倾诉,在经过一番劝解后,豁然开朗,这不是真正的遭遇。真正的遭遇不会因为主观愿望而发生改变,它是活生生的现实,除了我们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改变,面对遭遇,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当然,遭遇并不都是坏事,也有好的遭遇,如逢着一个好人,从而让我们的生命历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也有坏的遭遇,如某些人、某些事会突如其来的闯入我们的生活,不和谐的因素打破了原来生活的平衡状态,甚至让我们做出非此即彼的重大选择。
遭遇,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危机。遭遇是逃不掉的,从来没有人能越过遭遇,从而进入顺利的成长状态。面对遭遇我们可以在危机中选择成长,也可以选择沉沦。成长会将我们带向全新的方向,沉沦则使我们的状况不如从前。成长即蜕变,成长是痛苦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舍弃曾经的惯常生活方式,进入一种自己不曾体验过的生活,这种生活会让我们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多不适应。在遭遇某些人或某些事的时候,主角必然是我们自己,无人可替代,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并且学会积极应对,否则便会威胁我们的一切。
比如:遭遇一场病魔的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病魔对身体的摧残,我们只能选择积极应对,除了要配合医生的外力治疗,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内心中,要树立强大的信念。身边爱我们的人有很多,也许他们可以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也许他们可以为我们去做一切事,但唯一不能的是代替我们的身体与病魔作战,我们只能靠自己去赢得与体内病魔的较量。再如:当一个人的境况发生改变时而变得窘迫不堪时,我们必须选择在困窘中成长,因为再大的外力,都无力改变大环境,我们除了接受当下,别无选择。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遭遇的人或事是好的,但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于遭遇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无论什么样的遭遇,接下来都会随着环境而变,当我们无法应对这种变化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甚至绝望,但生活又经常会给我们峰回路转的惊喜,但这场惊喜由我们自己制造。天无绝人之路,顺境时,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面对遭遇时,也是我们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机遇。只有真正了解了内心所需,才能下定决心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没有谁能一下子就抵达目的地。每个人成长的路径不同,但在精神上共同拥有一种永不懈怠的坚强品质。真正的强大,是在遭遇危机时,依旧选择站立,只有内心强大了,才是真正的成长。
有人说,人生道路千万条,我们可以选择一条方便快捷并且不那么辛苦的路来成长自己。实际上,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选择,而是在这条路上,我们要如何走下去,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并没有生活的选择权,而从一定程度来说,应该是宿命。上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宿命,我们便在什么样的宿命中奔波旅行。无论哪一种路,我们都要坚定地走下去,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而人的本质就是在这种选择中慢慢形成。在遭遇中,慢慢地形成了不一样的你我他。
面对遭遇,我们要明确,遭遇无法逃脱,无法跃过。我们理想中的“救星”是不会出现的,在遭遇中,只有我们才是自己的救星。的确,与其等待,不如自救。在遭遇中,抱着一个信念: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与其唯唯诺诺接受,倒不如大踏步迎接,把遭遇请入我们今后的生活方式,事实也如此,我们必须选择在当下的遭遇中生活。没有遭遇,便没有成长,倘若在遭遇中处处是黑暗,那就自备光源,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任何生命都是一种可能。在接受中,我们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要强大,慢慢地便会在遭遇中,获得重生,获得自信贺超越,甚至这种方式将会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延续下去。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当下,学会在遭遇中挑战自己,从而超越自己。
遭遇无好坏,在没有遭遇之前,我们也许还活在自我塑造的美好想象中。遭遇之后,我们把更多的行动付诸在实践中,没有了想象,剩下日是每一个是筑梦的具体行动。不要害怕遭遇,正是一次次遭遇铸就了我们生命中的精彩。遭遇,以被动的形式介入,并促进人的主动成长;遭遇,以痛的方式,让我们真正的站立在生活中。
2020年11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