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称呼儿童,常常会说“那个孩子如何如何”。而在古代,对“儿童”的称呼却比今天要丰富得多。
语文课本《桃花源记》有“黄发垂髫”,《醉翁亭记》里有“伛偻提携”,其中的“垂髫”和“提携”均有儿童的意思。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叫法,是因为在古代,人们对生命和人生礼仪十分尊重,于是有关年龄的称谓自然也受到重视了。实际上,除了“垂髫”和“提携”这种借代的方式,古代对儿童的称谓还有专门的用语。
小孩在十岁以前,人们多用动物、服饰、牙齿等表示年龄。如刚刚出世叫“婴儿”,也叫“黄口”。这是因为雏鸟的嘴是黄色的,后来就用“黄口”来喻婴儿。有些地方俗称小孩为“毛毛”“小毛毛”“小毛头”或者“龄娃”。这里的“毛毛”指孩子刚生下来时,身上、脸部有很多茸毛;“龄娃”则指从现在开始要计算年龄了。唐代的许碏(que第四声)在《题南岳招仙观壁上》中说:“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就是将“黄口”的含义引申为幼童或年幼无知的孩童。
从年龄上具体划分,人们把不满周岁的孩子称作“襁褓”。“褓”指包婴儿的小被,“襁”指用来捆束小被和被负的绦带。2岁到3岁称为“孩提”,是指孩子幼小、体轻,可提起来也可以抱在怀中。7岁到8岁称“龆龀”(tiao第二声chen第四声),指儿童换乳牙,“龄年”也就是童年。著名的戏剧演员浙江绍剧院院长章祖义,因6岁登台献艺而名声大噪,其艺名就为“六龄童”。其子的艺名为“六小龄童”,其义子名为“小六龄童”,这一下让“龄童”的称呼大放光彩。不过人们常常分不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免张冠李戴,闹出一些笑话来。
此外,女孩被叫作“婴”,男孩被叫作“孩”,所以婴儿也叫“婴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