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代人交友,怎么摆正心态?
【书目】《终身成长》
【字数】1729
【正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的一生,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会翻身,学会爬,学会站,学会走路,学会跑,学会说话......需要的都是学习的态度,“《终身成长》。就是这样一本书。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分为:
1.自修
我想如果只是学,没有习,没有践行,生活中如何面对困难呢?一个人没有遇到困难,可能是根本没有开始学,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
2.共修
有朋自远方来来,是不是很有乐趣呢?不愿意打破生活的节奏,如何面对合作和变化?《他人的力量》害怕合作,怎么和他人之间合作,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的心态,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好的合作。
3.修行的结果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一个人能把这三点串起来,生命中最困难的事都被孔子说到了:
遇到困难怎么办?学而时习之,
合作如何达成呢?有朋自远方来?
做了那么多事,别人还是不了解我,不理解我,怎么办?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篇,解决了人生中面对困难,面对变化,以及面对他人的不理解时可以应对方法。而“乐”。是这一篇的精髓,孔子善用喜剧的眼光看待之。按照梁漱溟先生提到的孔子是从来“不找”,不用努力说服自己,不用和自己作战,所有的乐都是从心底发出来的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
入则孝
佛在你家,把父母当做是修炼的对象,父母可能会有各种与你理想不同的地方,甚至是伤害你的地方,如果能把父母当做修炼的对象,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当做是对你的考验。
出则弟
外面的时候把大家当做弟,尊敬他人,与被人做好沟通,把他人当做修炼对象。
谨而信
不夸夸其谈,不要变得不靠谱,用事情修炼。
泛爱众,而亲仁。用爱他人用来修炼,只爱自己,不爱他人;或只爱家人,只维护小家,很累。有能力爱更多的人,南怀瑾《论语别裁》,民国时,四川有一个老居士,其能做到两点:视众生如子女,视子女如众生。完善的人格才会关爱其他人。内心的修炼。仁/人,亲近仁,亲近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与质相对,文质彬彬。文,外在;质,内在。把日常修炼的好了,还有追求,再去学礼。变成一个有学问的人。
即使没有很高的学问,至少可以做一个爱父母,爱他人,爱自己的人。
从2018年加入樊登读书会以来,非常喜欢听樊登老师讲书。虽然我也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但说真的,如果是我自己去选择书目的话,很多的书就不会进入我的书单了。因为听书,所以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如果遇到一本觉得比较特别的书,就会在早锻炼的时段去听,听完一本书的时间,差不多久锻炼完了。很多情况下,发现原来这本书并不是想象的那样“无趣”或是“生涩”,只是因为自己认知的局限,差一点就错过了很多特别好的书。更重要的是,这些书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让自己了解到更宽广的领域,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当我遇到生活中的困惑或难题的时候,也喜欢到书中来寻找答案,通过不断学习来为自己的困惑找到解决之道。尤其是亲子,心理方面的书籍,如果能把书中讲到的原理应用到生活中的话,我发现,很多苦恼的事情竟然会迎刃而解。学而时习之,不仅是需要学之,更重要的是习之,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很多时候,问题是会反复出现的,比如父母与我们的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毕竟很多的问题不是一天行程的,所以改变也不会一蹴而就。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不断的应用原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就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学而时习之”。比如《正面管教》一书中,对父母,夫妻,亲子关系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所讲解以及实用方法,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会不断的去书里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缓和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得到了很大的成长,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
所以,在加入读书会的两年时间里,我听完了所有的200多本,很大的提升了自己的内在和眼界。在听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沟通的诸多问题,于是参加了樊登训练营的《可复制的沟通力》及《论语》精读训练营,在训练营的日子里,全身心投入,收获快乐。更收获了很多优秀的同学,体会到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