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厦门,很多人头脑中都会不自觉的蹦出:鼓浪屿、环岛路、厦大、文艺、小资、慢生活等这些关键字。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东西好吃,外加还有个鼓浪屿,整个城市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
一,直观印象:
一说厦门,马上就能想到鼓浪屿上的美景,年代感的洋房建筑,随处可见的花架,蜿蜒又整洁的道路,这一切,都很符合文青们的调调。
整个城市很干净,这是海滨城市的特点吧。另外一个难得的好印象,就是东西都非常好吃。从饭馆的菜肴,到小摊上的小吃,甚至景点里的小饭馆,都非常棒。
2气候
厦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3景色:
在厦门,已经可以看到“南方”典型的树木椰子树了。北方人,在家乡是看不到这样的热带树木的,所以见了都会很兴奋。
4文化传统:
那次去厦门的时候,有一次找不到路,就向附近的一位老大爷打听。结果,老大爷的话完全听不懂。是完全听不懂哦,一个字也没明白。老大爷还挺热心。最终说了半天,也没沟通明白,只能放弃了。
在厦门,流行的方言是闽南语厦门话。闽南语除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主要使用外,闽东北地区、浙东南区、广东潮汕和汕尾市地区、珠三角、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大部分华人也在使用。
对了,闽南方言还是八大方言之一。汉语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划分为八大方言:官话方言、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闽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方言是闽语的一种。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羊年春晚,冯巩有个小品就调侃了一把福建人的口音。小品中,冯巩女婿把“福建”说成“胡建”,不过我总觉得,这个女婿的口音也不太像我听到的厦门大爷的口音,倒有点像广东普通话。当然,在大多数北方人的耳朵里,广东话和福建话是有些像的。有一首闽南语的歌曲大家都应该听过,《爱拼才会赢》,要是不看歌词,还真难猜得出在唱什么。
比如说,厦门过年有个传统习俗,就是正月初三忌拜年,是要在家里祭祀亡灵的。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怎么样,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吧。
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二、知识普及(好多知识来源于百度百科)
简介:厦门,别称鹭岛,简称鹭。这个地方,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称“鹭岛”。厦门是福建省省辖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注意不是省会,福建的省会是福州。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资区,北邻南安,东南与大小金门和大担岛隔海相望,与漳州、泉州并称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经济区。
厦门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整个海岸线蜿蜒曲折,全长234公里,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是条件优越海峡性的天然良港。
截至2016年底,全市户籍人口220.55万人,常住人口392万人。
历史:
厦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开始有了“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成为日后收复台湾本岛的重要基地。晚清时期因《望厦条约》的执行,迫使厦门地区成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公共租界,1949年10月厦门解放。
1980年10月7日,邓小平批复设立经济特区,厦门经济有了大幅提升。
说点轻松的、有意思的
吃喝:
前面说了对厦门的印象之一就是东西好吃,所以这里不得不提厦门的饮食文化。
以厦门菜为代表之一的闽菜位列中国八大菜系。厦门菜的特点是清、鲜、淡、脆、略带微辣(完全符合我的口味)。厦门全年盛产海鲜,种类繁多。,还有花生汤,甜甜的,却不腻,厦门还有不少特色小吃,面线糊、沙茶面、土笋冻、海蛎煎、炸五香、花生汤、烧肉粽等,都很好吃。
玩乐:
非常推荐来这个城市玩,虽然现在可能有些拥堵,但厦门的美景值得一游。其中最值得游玩的就是鼓浪屿。
厦门市树凤凰花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将鼓浪屿评为“中国最美的城区”第一名。
1、建筑
鸦片战争以前,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外国人兴建了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后来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
在鼓浪屿岛上有70%左右是21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好些房子一看就有不少年头,但看起来还是很漂亮,很有特色。
2、博物馆
鼓浪屿上有两个乐器博物馆,一个是风琴博物馆,馆内存放着5000余台风琴。还有一个是钢琴博物馆,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占地450平方米,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鼓浪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钢琴之岛,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这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万人的小岛,就有钢琴近600台,还有不计其数的小提琴、电子琴、吉他等乐器。而且音乐人才辈出,钢琴家、指挥家、歌唱家……真的是音乐人才济济。
3、园子
鼓浪屿上漂亮的园子不少,比如菽庄花园、皓月园、英雄园。沙滩、岩石、亭阁,小巧精致,又不失自然的美。
4、教堂
小小的鼓浪屿上,有一个天主堂,一个三一堂。都很漂亮,天主堂是一座哥特式单钟楼教堂。三一堂是七十多年前,由于厦门中华基督教新街堂、竹树堂、厦港堂一百位左右信徒陆续迁居鼓浪屿,遇到台风、阴雨等天气欲渡海回厦门本岛礼拜感到不便,于是三个堂会的信徒联合在鼓浪屿建立教会,故取名为“三一堂”。两个都挺漂亮的。
5、咖啡馆、书店、民宿
鼓浪屿应该可以算是“小清新”最早的发源地。岛上很多可爱的咖啡馆、书店、民宿,累了就去这些地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看看花草,逗逗猫咪,悠闲自在。
2012年国庆时,鼓浪屿单天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游客的激增在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导致岛上用电、用水、环卫等资源高度紧张。2013年,鼓浪屿岛实行游客总量控制,限制上岛游客数量并要求全面安检。庆幸自己比较早去了鼓浪屿,那时真的是太美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不过任何一个过度开发的景区都感觉失了点游玩的兴趣。还是希望鼓浪屿能保持住特色,千万不要过度商业化。
鼓浪屿太美了,一个朋友曾经说过:“在鼓浪屿上,即使什么都不做,就坐在路边发呆,也是一种享受。”当时就在想,以后老了,在这里养老,每天养养花、逗逗猫、海边散散步、听听钢琴演奏,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
鼓浪屿适合慢慢逛,适合放松,适合胡思乱想,发呆和漫步。随意坐在一处,看看星空、想想人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厦门冷知识
3、厦门人口比例 “女多男少”
与全国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的现状正相反,厦门户籍人口“女多男少”的状况已延续了多年。2016年,户籍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为98.1(女性为100)——这一数值较上一年又略下降了0.1。换句话说,也就是去年男性又少了,女性又多了。
沙茶面并不是什么古早味
沙茶面是如今厦门最著名的小吃,不过它其实是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盛行的。如果在厦门看到哪家沙茶面店说自己是百年字号,呵呵,你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