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橙子学院-30天专注橙长计划
你以为付费你就会坚持学习了吗?

你以为付费你就会坚持学习了吗?

作者: 悦己纳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1-23 10:54 被阅读0次

    昨天手贱,又在喜马拉雅上订阅了一个专辑,订完看看自己的订阅栏,好多专辑,有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英文的、科技的,有自己的,也有给小妮的,给小妮的专辑里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再看自己的手机,各种APP、微信里各种公众号,各种学习群,百度云里各种分类知识,有免费的,也有购买的。最后站在房间中间转一圈,除了床、衣柜,大大小小的书占据了最大的空间。

    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是否也有一种“我也是这样的”感觉?

    最近几年,个人学习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自我学习和成长的道路。很多极有上进心的同学撸起袖子、卷起裤管,扛起旗帜,奔赴入滔滔学习洪流。微课、知识平台、线下课程、社群学习,学习内容也极为广泛,从专业技能到业余爱好,从战略、管理、沟通、演讲到绘画、写作、烘焙等等等等,试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也是其中一个。为了督促自己学习,更是从免费转为付费,“为知识付费,付费能促进自己珍惜和更好的学习”的信念也在每个人心中冉冉升起。

    为学习新知付出相应的金钱确实非常需要,也是对知识、对知识传授者应该有的一种尊重和价值交换,也是对自我学习的一种约定。但问题是,“付了钱就一定会好好学习吗?”“付了钱就一定会坚持到底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如同“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付费学习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只要我这样这样,就会成功”的臆想

    为什么付费了,依然不会去好好学习,反思一下:

    首先,我们所付费的内容并不是我们本质需要的,它满足的是 “想要”,而不是“需要”。就如我们逛街会买回来一大堆其实也不怎么会去用的东西或者穿不了几次的衣服,只因美好事物总能让我们沉浸在“我拥有了,就能怎样怎样。”“我穿上这,就能变得多美多有气质”之类的自我陶醉中,于是掏钱包、刷卡或者支付宝,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瞬间满足我们的“欲望”,然而,拥有后没多久就搁置、遗忘或后悔嫌弃,很快在新的诱惑前又开始新的一轮购买、搁置、放弃。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想要”蛊惑,原因是我们根本没想过或者想清楚过我们真正需要什么,还有我们总是对自己有太多的不满意,为了塑造完美自我,必须得拿些什么把自己打扮或者武装起来,不然没信心在这世上好好过下去。当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又不太满意自己的时候,我们习惯性或者自认为最保险的做法,就是把好东西先拿来再说,以备不时之需。先买下再说,这么好,总有用到的时候;先收藏再说,总有再仔细看的时候;先报名入群,没时间,等有空听回放好了……什么都想要,唯恐失去自我塑造的好机会。

    其次,“想要”并不是“真正想要”。“想要”并不是坏事,人有梦想才能让人和社会如此生机勃勃,问题是我们所谓的“想要”并不是真正的或者完整的“想要”,我们要的只是精彩结果,但不包含枯燥的过程;我们要的是成就,而不是挫折;我们想的是得到后的满足,但没有包含除金钱外的时间、精力成本。当你决定买下一个课程,投入一项学习时,未来持续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成本将远远超过付出的那一点看得见的费用,对于这很多人常常无比乐观而粗略的一想而过,却没有仔仔细细地度量过。

    那怎么做呢?借此梳理下,也正好帮助自己2017年在“知识恐慌”上及时警醒和刹车。

    想透初心,深挖自己为什么“想要”的原因,找痛点,将“想要”转为真正的“需要。”问问题,诸如:“我为什么想学这?”“它能解决我实际什么问题?” “我必须在现阶段学吗?”“学与不学给我现状会带来多少不一样?”直到挖出自己的痛点。

    比如当看到朋友圈发起诸如“21天零基础绘画”课程,心特别动,究其原因,可能是真的喜欢画画,是儿时的梦想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以实现;或者工作中有时需要用到绘画,苦于技能匮乏,影响发展,如果能学会会对自己有很大帮助;也有可能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一样真正的爱好,自觉没有活出生命色彩,非常希望能拥有一项爱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这些是自己的痛;

    而有些时候原因是另外一些,比如可能是曾看到熟悉的朋友会画画或者会其他才艺或者大家都在学这学那,好生羡慕,不甘落后,也要自己搞一样,不然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级,这是拿别人的生活来要求自己,某种意义上有“自虐”之嫌。或者想象自己如果也这样会多么有艺术感,会被别人欣赏和赞美,这是嫁接在外在评价上的梦幻。

    两者相比,毫无痛点的“想要”意味着并不会影响你的现状,解决你的实际什么问题,就容易出现“学与不学”没太大差别的状况,于是在其他各种更急需的需求前常常会自动让位延后或者压缩质量,最后不了了之。而那些因内心安全感不足,缺乏对自己的接纳产生的学习欲望,不断的选择和购买,不见得能获得多少成长,反而可能因为压力、挫折、短期效果不明显等产生更大的焦虑和更多的更换或放弃。

    所以对有痛点的需求尽可能想清楚初心,增加后续学习的持久力。对无痛点的欲望觉察背后的原因,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要慎之又慎。

    缩减范围。即使明确了初心,选择了学习方向,也需要将目标分解到小版块内容,先从小范围开始选择付费课程,持续学习精进一段时间后再扩展选择新的内容,贪多嚼不烂,同目标范围课程不重复选。选一个课程学好了再进阶更换,而不是觉得学不好就换一个课程,没有持续付出就觉得现有的方法不好的,新方法也不见得会有用。这和跳槽是一个概念,干好了再跳槽。当下不干好,总幻想着换个环境就能干好的多半换了环境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现有资源优先替代。如果真的很想实现这个梦想,先判断现有资源是否可以替代,自己是否已经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比如要开始阅读计划,成为一个有学识有深度的人,不是马上上网搜索买热门书,而是看看自己家里还有多少书没有看过,其中哪些是可以为你已经明确的目标服务的书籍,先看起来,在没看完前,再好的书也不买。或者给自己一个约定,看完五本可以增加一本新的。这个方法有用在小妮身上,2017年自己也得执行。

    在决定下单前,先列学习计划,以评估时间和精力成本。为“想要”排一排一些具体的计划,以终为始,比如什么时候(具体时间)学,分配多少时间,需要多少时间实践,要输出什么,事先核算,避免到时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学。

    延迟满足。冲动是魔鬼,面对诱惑不立即下决定,隔两三天甚至一周再看看,自己那股知识消费的热情是否还在,在这段禅定时期对“欲求”进行“为什么要”、“怎么学”分析,尽可能回归冷静和理性状态。不是现阶段必须学的,先坚决搁置,哪怕内容及促销价格再诱人,甚至免费的,也先不选择,因为没有一项学习是免费的,你不付出金钱,也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一旦决定,开始学习,就快速实践,以习代学,以教(分享)代学,并持续下去。2017年自己还想增进写作和水彩绘画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两位老师学方法,然后坚持多写多画。100%的坚持远远大于98%的坚持,这是持续不间断每日写作达700多天的写作达人、简书签约作者弘丹,也是我非常敬仰的一位朋友在POA写作分享会上的一句话,非常认同,也以此时时提醒2017年的自己。

    看到未来,看的是未来的目标;临在当下,做的是当下的行动,既要看到未来,也要临在当下。2017年的自我成长,最重要的是做减法,聚集目标、反思精进、持续行动、输出结果。

    学习和成长永远是自己的事,不是美妙的付费课程,也不是热闹的社群互助,那些都是外在的,别人的,如果自己没有根本的初心,没有自律的行动,没有持久的坚持,那些根本帮不了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以为付费你就会坚持学习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la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