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女儿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的感受可以用两个词描述“感动,感激”,感动的主班老师真的是用情陪伴孩子,感激的这所幼儿园真的是用心在做教育,重视孩子与大自然的接触,更重视孩子心理建设和发展,还关注孩子逻辑思维的训练,可谓是“策划全面,实施到位,坚持有效”。
1.主题登山日活动,简单而不简约
幼儿园从3月春意盎然开始,每周都有登山日,利用小区周边的山体公园,聘请了专业的教练,带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时,还设置的专业级的障碍体能练习,特别是遇到小雨天气也要登山的,这份坚持的力量,让孩子们从小就实践了“风摧雨打都不怕”,相信,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孩子们会记得拥抱美好大自然时,也无惧道路的曲折,风雨的打击。
2.共情陪伴家园共育,是心与心的交换
幼儿园引进了共情陪伴教育,从本质上关注孩子的心理建设,是最让我高兴的。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我非常的清楚,6岁以前是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多么难得的时间窗口,心理建设从关注情绪开始,这是一条无比正确的路径。
在班上,我看到了班级老师用专业的方式引导孩子从看到“玛格丽特的脸部表情”,到让孩子准确说出“玛格丽特的情绪”,并教孩子们如何抚平这种负面情绪。幼儿园,还倡导家长关注孩子依恋期内家庭亲密关系的建设,倡导“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的共情的陪伴孩子方式。孩子们的情商,也让我们这群生长在权威型原生家庭的80后,90后家长为之动容和羡慕。
3.逻辑思维的训练也没有落下
在身心健康教育同时,幼儿园还给孩子们每人配置了逻辑狗思维训练素材,每周还有绘本漂流袋,我女儿每天都会用心做完逻辑狗作业,逻辑狗用简单的图数会很好的引导孩子的思考和动手能力。
我很庆幸女儿能在这个幼儿园和秋秋老师一起度过了三年美好时光,我愿意把这所幼儿园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让用心有爱的教育照顾到更多的孩子。
童依恋是孩子爸爸妈妈及所有养育者,以及老师的的一种情感链接。儿童依恋是一个保障,它是我们大人和孩子建立情感的宝藏。如果,还在表现除了对我们表现出粘人,不让父母离开等看是不合理的要求,请我们停下来,这是我们和她建立感情的链接关键时刻,这个时刻我们做好了,我们就给孩子建立了安全感,
我们家女儿特别粘人,她特别依恋家人。比如说,这次学校的活动,本来我是没有时间参加了。但是,一想如果我不参加,我的女儿此刻就是一个人,就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依恋心理,没有安全感。
她以后就有可能采用回避依恋的模式,对待家人和其他人,可能会少一分安全感,少了一些自信。
再来一个案例,刚刚爬山,爬长长的楼梯的时候
2、依恋的类型
(1)安全的依恋。这些孩子把父母看做安全保障。当和父母分开时,他们有的会哭,有的不哭;当父母回来时,他们积极渴望交流,马上停止哭泣。
(2)回避的依恋。父母在场时这些孩子并无反应,父母离开时也不难过。重见父母时他们回避父母或不及时打招呼。父母把他们抱起来,他们也不抱住父母。
(3)反抗型依恋。分开前这些孩子亲近父母,但不愿探索。重见时,他们表现互愤怒、抵抗行为,有时推推打打。很多孩子被抱起后依旧哭闹,很难安慰。
(4)混乱/絮乱的依恋。这种类型的孩子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重逢时,孩子表现出一系列混乱、矛盾的行为。如父母抱起他时,他还看着别的地方,或对父母的出现毫无表情,或者很沮丧。很多这样的孩子面部表情茫然,交流絮乱。有一些在平静后突然哭起来或表情非常古怪,动作冷冰冰的。
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感到被理解,当孩子感到对方真的理解我,就会受到爱,感受到关心,关注。才会和我们交流心理的想法和改进。
共情格式:你感到……是因为……你期望……要是……就好了(虚拟式满足)
比如:爬山的时候,哭泣。
我就感觉蹲下来,说,我看见了你哭了,我感受到了你很伤心,你是怕妈妈走了是吗?我永远在你后面的,妈妈永远爱你哦。
接下来,我们也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