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在路上。路边,都会有风景。
路边。多了一些园林工人,修剪树枝。无用的,砍伐,装车,运走。一下子感觉齐整了许多,棵棵大树疏朗明净得让人不太习惯。被砍掉的切口齐齐的,裸露出的白色与原来的苍黑色形成对比,恰似人的新颜与旧貌。这砍伐应是善良和积极的吧。去繁就简,不只美观,更为给树更健康的未来。只是,若草木亦有心,他会为这样的离弃而觉得疼痛吗?
路边。从桥上往下看,江虽不宽阔,但视野还是让人觉得辽远。不知为什么,这几日江水变得浅少,露出一片片荒滩和腐烂淤积下来的垃圾,上面却总有几只白色的江鸟停留。每天都认真地数那洁白的羽毛,有时候是五只,有时候是九只,有时候寻寻觅觅却只有一只。心想:在这里的,是一个大家吗?他们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又会离开?路过的时候,看见他们,会冲他们笑笑,每天数一数,想一想,渐渐地变成习惯了。
路边。又有小贩推着车在卖一盆盆的水仙。特别好奇这样的植物,像蒜苗一样的东西,会开出那样娇艳的花朵。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一瓢水,便是她的家。更喜欢她的名字,水中仙子,让人生发凌波微步等等无穷美丽的想象。那花朵的明黄,也是我中意的。曾经在某个冬天,买了来养,耐心地等她开花,等到春天都过了,最终却没有如愿。再抱一盆回家吧。心平气和地,等她。
路边。附近的一两个公交车站,总会碰见他。一个衣着邋遢的老人,小腿处露出扎着的钢筋模样,端着一个碗,盛着些硬币。起初和儿子见到他,总会鼓励儿子拿出他的零用钱。一次两次,儿子就不愿意每次给了。说实在的,当乞讨成为一种职业,我也并不鼓励儿子为这种职业投资。可是,有时候也想,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就算那钢筋是假的,以这个为职业,又有什么不妥呢?也许,骨子里,我们仍都是嫌贫爱富的。
一路走来,皆是风景。只是不知,很多时候,是人看风景,还是风景看人呢?
又记:小随笔写完,儿子和先生一定是第一个看客。儿子评价说写得有些幼稚。呵呵,儿子真是深知我心。心底深处,总是希望自己能保有孩子的纯真和简单,保持对世界一种单纯的观看,总是害怕自己有一天会俗到令人发慌,会被尔虞我诈的世事弄得心灰意冷。在一个未来的社会中,可以幼稚却不被伤害,这样的想象是多么美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