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年申论热点详解(64)——《平“语”近人》内容概要3

2019年申论热点详解(64)——《平“语”近人》内容概要3

作者: 白话有无 | 来源:发表于2019-02-04 07:51 被阅读17次

        年假将至,作为备考人员也少不了走亲访友,推荐将《平“语”近人》系列节目下载至手机,旅途、闲暇之余看一看,正是寓教于乐的好节目。

        接上一篇

        九、《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九集:恶竹应须斩万竿

       (一)内容提要

        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恶竹应须斩万竿》以廉政为主题,从总书记使用过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等典故出发,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从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三个方面,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现了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的生动景象。

        (二)佳句集锦

         1、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2、官有所畏,业有所成。用权不能任性,敬畏方得始终。

         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中的第四首。

         4、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唐代的白居易《策林》

         5、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咏史二首·其二》·李商隐

         7、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书端州郡斋壁》·包拯

         十、《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

         (一)内容提要

         本集通过三个部分阐述总书记的人才观,对什么是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分别阐释。

         第一部分:什么是人才,即人才的标准问题,选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然后进一步阐释总结,爱国爱民、理想信念、实干肯干、改革创新、责任担当,这五条选拔人才的标准。

         第二部分:怎么培养人才,提出了怎么培养人才的问题。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然后进一步阐释总结,成才离不开读书学习、成才离不开锻炼、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

         第三部分:如何使用人才,提出了怎么使用人才的问题,即人才的任用问题。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然后进一步阐释总结,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所长避其所短、不拘一格三个任用人才的要素。

         (二)佳句集锦

         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2、“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4、“国势之强由于人”

         5、“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

         6、“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节选·司马光

         8、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系列重要讲话,五点最重要:爱国爱民;理想和信念;实干肯干;改革创新;责任和担当。

         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1、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1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节选

         13、“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14、“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

         15、“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汉代班固《汉书·武帝纪》

         十一、《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一集: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内容提要

         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集《咬定青山不放松》主要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通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报告中运用的古代典籍,如“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位卑未敢忘忧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典故,从“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怎样坚持理想信念”这三个问题出发,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的生动案例,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激励大家树崇高理想信念,抱满腔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佳句集锦

         1、“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习近平

         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璧》

         3、“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习近平

         4、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5、“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核潜艇精神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郑板桥《竹石》

         十二、《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二集:天下为公行大道

         (一)内容提要

         为了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良好的和平环境,构建新的人类社会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理念。

         本集以“天下”为主题,通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广交朋友——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阐释我国广交朋友之理念。通过搭台促进交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

         第二部分:“一带一路”——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阐释我国“一带一路”之初衷。“一带一路”旨在为世界其他国家分享中国机会,使得沿线国家和地区与中国一起发展,共享繁荣。

         第三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选用总书记的用典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阐释我国世界大同之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彰显了东方智慧,是中国古代天下观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佳句集锦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3、德不孤,必有邻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滕文公下》

         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7、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送朴山人归新罗》·马戴

         8、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节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年申论热点详解(64)——《平“语”近人》内容概要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ql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