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人生多一种可能

让人生多一种可能

作者: 随想随谈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19:05 被阅读0次

    今日新知:

    间隔年( Gap Year ):间隔年传统起源于17世纪英国贵族子弟的“壮游”( The Grand Tour )——用几年的时间去游历、学习、开阔眼界。后来,间隔周期演变成一年,这一年就像是过去连续生活的一个裂缝,所以被称为 Gap Year 。

    这个单元我们的主题是“人生可能”,之所以要讲这个主题,是因为我观察到很多人的人生就像挤地铁一样。每到一站,你就被人群裹挟着下来了,有可能你并不是要在这一站下车。很多人的人生不自由并不是缺乏选择的意志,而是缺少选项。我这周会给你讲四个很有意思的人生选项,我不会鼓动你选它或者不选它,只是当你知道了那么多人生可能之后,也许你会有更好的选择。

    这个主题从“间隔年”开始,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都像一个很稳定的电影剧本。从一路上学——上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到找一份好的工作,然后找一个好的对象,生一个好孩子,再到上一个好的幼儿园……

    在这个过程里,你有没有想过给生活按一下“暂停键”,看看有没有别的剧情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Gap Year ,称为“间隔年”。“间隔年”(Gap Year)的概念来自西方。在西方国家的青年人中有这么一种传统,在上大学前或工作前,会空出一年时间,用旅行、实习,或者去一个新的文化里,学一门新的语言和手艺的方式,体验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 这段生活好像是一个过去连续生活的裂缝,被称为 Gap Year。

    这个传统来自于17世纪英国贵族子弟的“壮游”(The Grand Tour)。过去的贵族在17岁的时候,由家里的一个管家陪同,会用几年时间游历欧洲,参观博物馆,学习语言,开阔眼界——直到他们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才回家,继承祖业。这就是最早的 Gap Year 。

    英国威廉王子是著名的“间隔年”践行者——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就到智利参加了义工服务。他留下一张清洁马桶的照片广为流传。哈佛大学则是支持“间隔年”的著名高校,哈佛公开鼓励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向学校申请推迟一年入学,甚至在官网上专门登着一篇名为《你应该休假吗?》Should You Take Time Off 的长文,安利 Gap Year 的各种好处。每年约有110名的哈佛新生选择推迟入学。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入读哈佛之前,也选择了“间隔”一年,去纽约实习电影制作。

    中国的青年人也逐渐开始接受这个理念——据统计,2016年,“间隔年”已成功跻身中国95后最爱的毕业去向TOP5。“间隔年”也逐渐不局限于大学生,更多职场人、创业者还有中学生都可以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加入间隔。

    不过,“间隔年”的精神内核始终是一致的: 走出舒适区,体验新文化,拓宽人生可能。

    间隔年的3个好处

    一个精心安排的间隔年,可能带来什么?

    1.  不是旅行,是修行

    跟以“娱乐”和“休闲”为目的的旅游不同,“间隔年”更关注“学习”和“成长”。它有一个“向上”的动机。所以,Gap Year 不等于休假,更像是一个有期限的创业。这一年你应该比上学、上班还要充实还要累。

    举个例子:有一位名叫杜梦杰的大学生,在大三那年想休学一年环游世界。于是,他先是精心准备数万字长文《休学去游学,我的间隔年》,众筹到数万元资金支持。然后,开始一个人背包行走,在印度参加公益实习项目,在阿富汗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一年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太多思考和震撼,并促使他终止旅途回国开始创业。

    2.  一段完整的思考时光

    当你离开原本的生活轨迹,离开繁重的工作压力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你将真正拥有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如果你正在用 iPhone 学习本期内容的话,那么你也是“间隔年”的受益者。1974年,19岁的乔布斯在印度呆了7个月。谈及初衷,乔布斯说,“这是一次很严肃的探索,我迷上了自我启蒙的想法,想要弄清楚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该怎样融入这个世界。”

    《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曾问过乔布斯,印度之旅究竟对他产生了多深远的影响?他说,“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我们用思维,而他们用直觉,他们的直觉比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要发达得多。直觉是非常强大的,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据说,乔布斯去选原型机的时候,就是在自己空无一物的房间里冥想,然后睁开眼睛,凭直觉选择一个。

    3. 拓宽边界,打开可能

    “间隔年”让你脱离了此前的身份——先做后想,尝试多种可能。你会成为义工、农民、志愿者老师。你过着一种此前从未想过的“别人的生活”。 《摩托日记》记录了古巴革命领袖切·格瓦拉23岁就读医学院时,和朋友“ Gap ”了一年,骑着摩托车穿越南美。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认识了美洲大陆人民生活的疾苦,他发现“我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他放弃医生之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很多人因为“间隔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人是换了职业,有人开始创业,有人还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开始间隔年的4个攻略

    1.  做好规划,越早越好

    旅行可以“说走就走”,“间隔年”却不行:如果没有详细的安排,那些你平时做不到的事,到时也不会做,只会虚度光阴。

    要有详细的计划再开始,最好提前一年做计划。

    想清楚你 Gap Year 的初衷是什么,并带着初衷上路。

    准备预算:以每天最少50元计算,一年至少两万。算上来回路费,还有“间隔年”结束后3个月暂时找不到工作的生活费用。

    工作申请:如果你想从事义工,边打工边旅行,那么则需要提前申请工作。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热门申请地。

    考虑购买出行保险。

    2.  充分沟通,维护社交圈

    和父母沟通。古人讲,“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让他们知晓并理解你的选择;确保在你离开的这段时间,有一个马上能联系你的紧急联络人,保证他们的健康和收入足以独立生活。

    如果你是学生,建议了解你的学校有没有鼓励“间隔年”的制度。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的,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休学次数和期限由学校规定。

    如果在公司工作,建议你了解间隔年、间隔月、间隔周的可行性。

    3.  防止“脱节”风险

    很多“间隔年”的践行者都提到过,“间隔年”结束后,再次融入社交圈并不容易。我的一个朋友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

    他会定期更新微信公众号,分享旅途经历——这样家人朋友可以及时了解他的动态,还可以不断“圈粉”; 另外,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给自己的职场关键人寄明信片,讲述自己的经历——花费不多,却可以持续照亮他的贵人,为以后的回归留足空间。

    4.  从“间隔月”,“间隔周”做起

    “间隔年”也许太长,更推荐你尝试“间隔月”甚至“间隔周”的方法。比如,把假期、年假组合,变成“间隔月”,一方面成本很低,另一方面也不会面临脱节的问题。

    今日总结

    如果你觉得你的人生太过于走直线,有点依赖于惯性,那你就可以考虑“间隔年”。“间隔年”就像“休耕”:为避免连续耕种的土地失去肥力,有经验的农民会选择在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休耕不是要停止,其实“休养生息”后,第二年收获更多。

    “间隔年”也是如此——从固定不变的生活模式里中场休息一下,既是重新思考和定位,也是发现人生新可能的方式。为了避免在冲动和焦虑的时候,做出错误的人生关键决策。不如先通过“间隔年”或者“间隔月”的方式小范围试错,体验一下人生可能。

    来自:得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人生多一种可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qn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