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孩子最大的好,是陪伴和关注

对孩子最大的好,是陪伴和关注

作者: a61163aedb3f | 来源:发表于2016-09-01 01:15 被阅读0次

身为父母,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物质上的满足,能够代替亲身的陪伴。二是认为孩子自由的成长,等同于不要太多限制和要求,而让孩子自我发展。之所以说是误区,原因在于,前一个很容易造成“交换心态”,以为用物质上的不限制的满足,去表达自己对孩子不能尽心照顾,花时间陪伴的“替代品”。而后一个则造成把对孩子的无原则的溺爱,误当成是对孩子个性的发展。殊不知,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很大的潜在危险。

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出生后直到21岁之前,会存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这些阶段,从心智的完善,到自我的认知,再到各种关系的处理,都会不断明确并走向成型。按照舒伯成长研究,在出生到14岁之前的阶段,对于孩子的未来成长最为关键。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在该阶段,孩子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世上在优越的条件,也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因为身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将通过父母的为人处世的模式,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处世模式。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其次才是通过教育。因此,如果我们忽视陪伴和关注,那孩子会通过社会环境进行学习。但这在还不具备完全的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试错。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看到这个孩子什么样子,就知道TA的父母是什么样子了!”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孩子来说,有两个环境至关重要,影响深远,一是家庭环境,二是学校环境。如今的我们,有太多的关注点放在学校环境。从选择学校的师资水平,到看学校的硬件水平,都成为我们送孩子上学前反复考量后的结果。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但我们不要忘了,如果学校重点是交给孩子集体生活和学习能力的话,那家庭环境才是真正影响孩子品性和情商的根本。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

1、亲情是要比其他感情更直接的感情贯通。我们能够通过各种信息媒体听到或看到过,许多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在走上歧途的几率要大得多。并且尤其明显的是,在人际关系处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最明显的就是感情内向,表现孤独。

2、家庭的生活模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湖南台有一档节目,叫做《变形记》,是通过两个不同背景的家庭的孩子进行交换,去尝试彼此的生活状态。对此,从好的方面说,是能够让彼此有一种新的体验,感受彼此的生活状态。但更大的问题在于,两个孩子背后的格子家庭生活模式的影响是如此的明显。并且让我们值得深思的是,换位之后各自回到原本的生活环境,他们仍旧会变成原本的模样,甚至是更差,因为,你给了他们一种新的世界,旧世界是否是正常的呢?

3、相比身体上的冷暖,内在的温暖更加重要。笔者曾经有过一个切身体验。笔者的孩子在三岁的时候,送到老家让姐姐照顾一段时间。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感觉到孩子明显的内向、羞怯,当见到我们时,不太敢与表达自己的感情。后来上幼儿园后,刚开始找了一个保姆每天接送孩子,后来,是自己抽出每天早晚的固定时间接送。前后的对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孩子的情绪状态。在自己接送孩子后,孩子更加的开朗,也更加敢于表达。这就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的温暖,这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可能有些父母会说,“没办法,自己确实忙,没有时间啊!”这些话,确实能够理解。但笔者在这里说的几个小方法,是经过自己亲身实践,证明有效的,并且不需要太多时间。其实,还是那句话,父母改变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这些小方法具体如下:

1、固定接送时间。早上早一些起床,亲自送孩子上学,晚上哪怕晚一些,也亲自去接孩子(如果偶然的很晚,要提前和孩子说明,让孩子理解和有心理预期。),并且,在此接送的过程中,和孩子有一些简单的交流,聊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有交流。

2、吃完饭,真正陪孩子一会儿。关键在于“真正”,有太多的时候,做父母的都是边看着电视、看着手机,顺便和孩子说上几句话。这种方式极不可取。陪伴孩子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质量高低。你是否能够关掉电视,放下手机,真正和孩子一起读一篇故事,玩一会儿玩具呢?

3、和学校的沟通和保持一致。一般学校中老师的要求都很明确,但回到家里,我们却很少会按照学校的要求延续落实,这样,一方面让孩子产生学校和家里是不同的标准,能够有商量和选择的余地,另外,家长和学校也会因为误解产生摩擦。其实,学校说过了,只不过家长没有多关注一下而已。

4、睡前故事要关注。孩子最好的学习途径,其实是通过故事学习。身为父母的大家,会在孩子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吗?可能你会说有时时间问题。没关系,笔者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最后笔者做了一个新的选择,在喜马拉雅上提前录制了很多的故事,每天孩子睡觉前,家里两个人谁有时间,谁就陪着,一起听录制的故事,仍旧是家人般的陪伴。

以上是笔者亲自实践过来的一些小经验,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还是那句话,对孩子最大的好,是你的真诚用心的陪伴和关注。其他的都是其次。

相关文章

  • 对孩子最大的好,是陪伴和关注

    身为父母,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物质上的满足,能够代替亲身的陪伴。二是认为孩子自由的成长,等同于不要太多限制和...

  • 小珍的感恩日记2020/1/3dey6

    1.感恩被子每天温暖的陪伴,好柔软,好暖和呀,谢谢,谢谢,谢谢 2.感恩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包容,谢谢,谢谢,谢谢 ...

  • 对孩子的陪伴是最大的投资项目

    领导的儿子上班了,是所谓海龟,可惜不像电视上的海归精英能力不凡,这个年轻的海龟的路子却走得不大顺利。领导无数次后悔...

  • 被父亲关注的孩子更自信

    想要培养出自信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双方对孩子的关注和陪伴,特别是父亲的作用不可忽视。 此外,对孩子及时的肯定和鼓...

  • 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经常不在家不能陪伴他,而是你因为不能陪伴他而产生的愧疚情绪状态;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

  • 心静了(195)2019.8.1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经常不在家不能陪伴他,而是你因为不能陪伴他而产生的愧疚情绪状态。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的...

  • 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大的恩情

    从小到大,很多人都听过无数次,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别人家的孩子多么听话,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多么懂事。 这几句向来都...

  • 这些咱逐条落实了吗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陪伴是一个“造爱”的过程,陪伴而不打扰,关注而不控制,好的父母都在“用心”陪伴孩子。—萨提亚...

  • 学戴老师《陪伴和赚钱真的不能兼得吗》收获

    孩子需要的陪伴其实是一种对被爱被关注的需要,只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爱被关注,孩子的心里是很容易满足的。家长觉得陪伴...

  • 陪伴和爱,是给孩子最大的力量

    我的孩子今年初四,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面临中考。面对每天高负荷的作业,偶尔也会烦躁,每次面对她抛来的负面情绪,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孩子最大的好,是陪伴和关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ksc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