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新视角】《念奴娇·中秋》赏析

【经典新视角】《念奴娇·中秋》赏析

作者: 明空如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3-31 09:54 被阅读0次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念奴娇·中秋》苏轼(宋)

其实,就文章本身的境界而言,这首《中秋》要远高于《赤壁怀古》,然而曲高和寡,普罗大众还是更喜欢“大江东去......”

如果说《赤壁怀古》的基调比较忧伤,其超越的视角尚隐而不显的话,那么《中秋》则直上青云,赤裸显露——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凭高眺远】,下笔直击主题,切入超越之视角。此视角之高,无有其上,此视角之远,无有其外。整个生命宇宙所有的一切,尽在此超越视角的俯瞰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对生命内在的观照,对心的观照,对超越视角本身的观照。【见长空】,此长空既是心灵的长空,也是超越视角下心多呈现的“视界”。此心灵的长空无边无际,周遍一切,一片空明。【万里云无留迹】,心灵的长空里,没有一丝云彩的痕迹。何为云彩?心中所有变化无常的现象皆是云彩,比如念头、思想、观念、观点、思维、情绪、情感、感受、记忆、想象等等。所有这些云彩都消散不见了,只剩下万里无云的心灵长空。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虽然没有云彩,但并不是一片黑暗冰冷的虚无。桂魄,即月光——心月之光。此心月之光从心灵的深处飞来,照耀着整个心灵的长空。此光透着无边的清凉,浸润着犹如秋天碧空般的心灵的长空。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心净,境亦净,人间即仙境。身之所在,玉宇琼楼,心之所往,乘鸾来去,触目菩提,皆庄严净土,步步莲花,皆清凉佛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此时回望人间,亦是江山锦绣,如诗如画,茅檐花树,山野炊烟,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更替,历历分明。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且放清梦,醉卧红尘,旋足戏舞,拍手狂歌,把酒临风,举杯邀月,携影共饮,醉眠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梦中起舞,徘徊踟蹰,蓦然酒醒,霜风白露,恍兮惚兮,饧眼迷离,怅然不知,今夕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忽然有省,仰天长笑,便欲乘风,翻然归去,心光斗转,不过瞬息,何须假物,而借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浩浩长空,清光隐隐,无上宫阙,透若水晶,无暇仙子,鹤吟长笛,蓦然声断,月明星稀......

相关文章

  • 【经典新视角】《念奴娇·中秋》赏析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

  • 【经典新视角】《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 寄语中秋

    念奴娇·中秋对月 ...

  • 不敢太多言,只因学识㳀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客观的意象描写来表达主观情感。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我读《苏轼》(二)

    《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比较赏析 一、都写赤壁景,但景色迥然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集中写景。开头...

  • 毛泽东诗词赏析(二十四)

    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是毛主席的这首《念奴娇·昆仑》,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 念奴娇·昆仑 近...

  • 念奴娇.中秋

    暗无星河,正秋节,竟隐光风霁月。积雨微凉著身轻,更无半分萧瑟。云雾并存,万籁俱静,夜色尽如墨。缓步自踱,此间更有别...

  • 念奴娇、中秋

    念奴娇 中秋 缺月云裳,夜茫茫,微风夜微凉。校园歌声漫千里,灯下只影人心伤。望尽夜色,漫步秋里,人三两行。熟悉旋律...

  • 念奴娇·中秋

    踏歌百里,望琼楼玉宇,云镜空浮。画笔飞落烟尘处,好得一时风流。今日南楼,昨梦依旧,只剩秋风舞。疏影庭梧,飞萤...

  • 念奴娇•中秋

    澄江似练, 黛山渐明灭, 一轮冰月。 坐看西风凋碧树, 小院满铺黄雪。 南去飞鸿, 北还玄鸟, 相顾归心切。 银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新视角】《念奴娇·中秋》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da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