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近日迎来高潮,乔英子在种种压力下失眠,最后不堪重负想要跳桥,被及时赶来的乔卫东救下。
英子虚弱的说了句,我是不是病了,爸爸。老阿姨的心都揪起来了。
在这几个孩子中,英子成绩好,又是天文爱好者,早早明确了自己要当天文研究者的志愿,对于那些高考成绩出来后,才咨询应该报考什么学校以及专业的毕业生,不知让家长少操多少心。
但最亲爱的妈妈却一再阻挠,一定要自己考上清北,赚足面子还好控制,对她来讲是上上之选。
敏感的英子周旋在自己的心愿与妈妈的心愿中间,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愿望,南大夏令营打水漂后,终于还是抑郁了。
再看其他几个孩子,方一凡坚定艺考后,前途一片光明;磊儿和扬扬刻苦努力,尽量不让父母(姨父母)担心;其他同学也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为高考冲刺……唯独有主见有学识的英子,在父母逼迫下(当然是父母,父亲乔卫东在某种程度上,是家庭情感缺失的主要责任人),全然抛弃了自己。
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英子太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了。而在母亲宋倩的压力下步步为营,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自己的梦想的她,与站在天文馆志愿者讲台上的她,判若两人。
这也许是令母亲宋倩百思不得其解的。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孩子太脆弱,经不起一点挫折。
然而恰恰是父母自己,限制孩子的种种可能,最后还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里,有段话特别适合这对母女:“如果(是)包办型溺爱的父母,他们就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那么,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正是这种不为自己而活,不受自控的状态,让孩子如提线木偶般,失去自己的梦想,失去爱好与情感,最后内心世界崩塌,无处躲藏。
而这样操纵孩子的父母,最后大概都如宋倩一般,在崩溃的孩子面前还忘不了自己的立场:你为什么非要考南大啊。
可悲。
父母与子女,本就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自然也不会全然感同身受于彼此的境况。在代沟面前,尊重显得无比重要,它是生而为人的根本。而生养之恩,与权力并无半点瓜葛。
若宋倩这种执着与专一一心向学的毅力,不是针对孩子而是对待自己,若她像方圆一样重视孩子情绪与爱好,像童文洁那样懂得自我反省与成长,像区长夫妇一样耐心走进孩子内心,包容孩子成绩的不理想,也不至于会发展到之后这样可惜的局面。
而偏偏是,在这三组家庭中,唯有宋倩与孩子相处时间最多,事必躬亲,学业最上心的一个。
这种沉重的亲情也深深绑架着英子。在她控制不住情绪真情告白的一段,还声声的对父母道歉,说着对不起的话。
可怜。
我们总需要一个好孩子来听话,这样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弥补之前自己人生道路的遗憾。但孩子不是工具,他们有着敏捷的捕捉力与敏锐的洞察力。学渣如方一凡,也明确给父亲表态过自己对跳舞感兴趣,扬扬更不必说,从小培养的赛车技能令人刮目相看,内心戏最少的林磊儿,更是把学习当成了一门爱好,一天走丢两次只为研究与锻炼记忆,在这个更迭如此之快的年代,持之以恒的求知欲与独特的兴趣是那样难能可贵,困在几十年前教育理念下的父母,真应该敞开心扉,专心而不专断,适当放手,让孩子营造属于自己的世界。
有感而发,慢脾气原创,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