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动力是什么?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三重境界。
金钱,价值感,热爱。
首先是金钱驱使,满足生活需要的开支。为生活所迫着去上班,不上班就拿不到钱。潜在愿望是,如果有好多好多钱比如一千万,就可以在家“葛优躺”了,不用夏天热,冬天冷了。
仅仅有这一种动力,很容易鼠目寸光,虚度光阴,甚至走上邪路。
其次是价值感驱使,为别人和社会创造出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动力解决的是精神空虚、无聊的问题。任何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存在就有其相对的价值。只是,人们的偏好程度、工作背后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为某种工作付费的多少。
这样的动力,从价值角度出发兼顾到了自己和他人、社会。
如果一份工作能够满足金钱和价值感,那就是不错的工作了。
第三重就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的工作,而且不断精进,干得漂亮而且干得开心。还能在工作中不断进步,有所成长。
如果能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那会非常幸运了。
我是四线城市的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工作已有五年。
对工作的理解,也是现在才有一点思考和感悟。之前,也是迷迷糊糊,随波逐流,所思所想甚少。
教师这个行业,目前来看还是比较清贫的,但是门槛高,竞争大,大概都图一个安稳吧。
正应了那句话:
向上的路并不拥挤,拥挤的是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安逸。
真实情况也并不都是安逸的。
教育者现在面临的困境颇多,压力也很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承担起众人的期望。
教师只能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来对学生进行最好的教育。
比方说,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学生出了意外,难保家长不找上来索赔,最后只得学校出钱,而学校是不愿意出钱的。结果,为了“安全”,学生被困在学校里进行封闭式管理,很难有机会去见识真实的世界。
结合我所在的学校,重管理,重名誉,开会大于一切。
“不出事,不犯错”就是普遍的价值观。
在育人方面,更是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之前有一位名师说过: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句话在我看来,有些过于夸大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方法确实很重要。
但教育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合力。学校一方是顶不住的。
我觉得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不可过高。从教育的不确定性上说,教师更像是医生,而不是万能神。
对于一些顽劣的学生,也只能无奈的说一声:我们已经尽力了。如果“病人”愿意好好听“医生”的话,那么“病情”会有所好转,但也不一定能妙手回春。
教师工作和其他职业一样,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付出很多努力,而且相对于其他职业可能会更辛苦。
我们学校的挑大梁的年级领导、班主任、骨干教师,在工作中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朝六晚十是常有的事情。
我由衷地认为,他们拿高工资、高荣誉是理所应当的。
即使在教师这个行业本身:
向上的路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多数人选择了安逸。
教师的角色并不单一,是教师,也是学生;是父母,也是儿女;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是施予者,也是接受者;是传播者、沟通者,也是创造者……
学校的教师注定是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职业。
听起来高大上,干起来朴素、重复、辛苦。
然而,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
对教学育人的探索,是一条向上的路,并且没有终点。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光环是外界的,诟病也是外界的,真实的经历和成长是自己的。在工作中,一点点付出,一步步成长,收获喜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