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书中看到一种有趣的说法:学校就像一个酒店、菜馆,教师好比大厨,而课程就是你这家店区别于其它店的招牌菜。
我就在想,我们学校的招牌菜是什么,我的招牌菜又是什么?思考的结果令我愕然。
除了每日的按部就班,除了所谓的兢兢业业,似乎没有什么是我所独有的,或者说,我也有我的一些思想与风格,但只是不为人知的、默默地混迹于琐碎之中。
就语文教学而言,昨天读到了系统思考,今天又看到了“课程建设”。这些无不在启示我:教育不是邯郸学步,亮出你的招牌菜,才能与时俱进,吸引家长与学生。
记得多年前,一位教师以每个节气为契机,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将语文诗意地栖居在经典之中;还记得到林州学习时,一所学校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开发的主题课程,或是成语,或是诗词;还记得我带一年级时,为学生整理谚语、俗语、课外古诗等作为学期背诵内容……这些其实都属于课程建设的范畴。
当然,课程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课程;薛瑞萍老师的“日有所诵”;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丁慈矿老师的“对课”……这些我们如今听来“耳熟能详”的课程,当初也定是糅杂了专家名师无数的汗水与心血呀!他们或许也迷茫过、徘徊过,但最终穿破迷雾,将丰硕的果实带到我们面前。
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必然是培养目标和育人体系独具特色的学校,而与之相适应的,也必然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丰满、适切和个性化。
那么,挑战来了,老师们,或凭借课文、或结合学科,或从学生喜爱的角度切入,让我们拿出自己的招牌菜,建构起真正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个性化的课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