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公主们成为了玛丽苏剧的流量源泉,这也推动玛丽苏剧成为一种新的流行。
玛丽苏一词原出于国外的同人小说圈,有个叫保拉·史密斯的人创造了一个名叫Mary Sue的虚构女主角,在自编的科幻同人文里大肆想象,让玛丽苏声名远扬。近年的网络文学更是把玛丽苏描绘的十分“完美”但现实中绝对不会存在的女性角色,自身携带“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与作品中的各种男性角色全都纠缠不清,每个出现的男性角色都爱她 关注她,本质上是出于自恋 恨不得集万千优点于一身。其实“玛丽苏”现象不仅仅是同人文作者的自恋心态表现,也暗指某些原创文作者的一种心理现象。
后来随着网络文学被大量搬上银幕荧屏,玛丽苏随之进入了影视界,在玛丽苏故事的主线当中,女主可以完美地移除一切成长的障碍,充分实现自我,最终发展成为橡树级别的女神。
随着时代的进化,大批量玛丽苏产品像流水线一般不觉泉涌,玛丽苏芭比公主们也不再局限于直接的“完美”定义,又细化为了三个大类:主角苏、平凡苏和完美苏,无论是哪一款的玛丽苏都能让你产生无限的共鸣和不可思议的代入感,可以说成为了全球人类的共同需求。
现实有时过于残酷,让很多事情美好的可能性丧失了,人们也更容易因此感到沮丧和挫败,这时候玛丽苏能够代替你去达成你的愿望,或者去完成一些难以办到的事情。例如秒变女神、拥有一个高富帅而且温柔的男朋友、又或是有钱到任性,这种替代性满足的过程,让你的情感得到了宣泄,被压抑的本我也可能完全释放出来,才有了让你看苏剧如同嗑糖一般的感到了极大的快感,怎么看怎么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潜意识当中包含了被压抑的本我欲望,只要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就会感到痛苦,本我是人格当中最早最原始的部分,遵循着快乐原则行事。
这类作品正是紧紧抓住了普通人渴望浪漫和逆袭的潜意识,可以将自己投射到主角身上,享受虚拟的快感,而这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现实生活中太难遇到了,这就是看玛丽苏剧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的原因。
在现实当中玛丽苏并不多见,但大部分人其实都有着自恋的成分,而自恋又有显隐性,显性自恋者喜欢自我夸大的感觉,需要外界持续性的积极关注;而隐性自恋者会把关注的焦点指向自己,而且还会自我紧张,他们更容易感到自卑,会为别人的评价而敏感不安。
玛丽苏所代表的自恋情节,恰恰呈现的是人们困在这无奈的现实当中,对梦想的祈求。这样的自恋情节让人有一种饮鸩止渴的感觉。作者编剧们的功力深厚,为普通人白日造梦,写得高明编得合情没什么好鄙视的。不能忍受的是那些胡乱拼凑 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的作品,多看几眼都浑身痒痒 到恨不得为阴险毒辣的女二号叫好,与其说讨厌玛丽苏,不如说是对恶俗狗血剧的视角、人物及其过分的主角光环、作者自恋心态和三观不正的厌恶。
苏剧不一定是烂剧,但若将带有强烈主观感觉与自我意识的“我” 作为主体进入故事本身,就很难写出“我”这个角色全方位的个性,尤其是缺点的塑造。这样的角色没有任何灵性和缓冲,这种带有理想化的带有些矫情成分的作品很容易成为王婆卖瓜,沦为彻底的自娱自乐的产物。
“只有超越才能卓越”,一个人只有能超越不成熟的自信,去客观理想的看待世界,才能发展出健康的自尊,也才能承载更多的东西,向世界展示自己真实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