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的妙处
老父亲养的花月下独酌
[唐] 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酒仙,自然知道喝酒的妙处。
虽然我是个女孩子,从来不喝酒,但从小也知道喝酒的妙处。
小时候,一日三餐,爷爷都会喝点小酒。
那时,房子很小,三间北屋做正房,一进门,就算是现在的客厅了,对着门口就是一张八仙桌,桌子两边有两把太师椅,桌子后面是两个木架撑着一木板作为条几,较富裕的家庭会做一个正规的条几。这差不多是当时农村的标配。八仙桌左边的太师椅是上座,永远是爷爷坐的地方,吃饭,会客,聊天,我们吃饭,就围在八仙桌前的一个矮的小方桌上。
现在想来爷爷喝酒每次都有很强的仪式感。
每次饭前,爷爷都会先把桌子擦干净,从他身后的条几上取下他的酒壶酒盅,摆好,再从条几下的桌腿处取出酒瓶,轻轻拧开瓶盖,把酒慢慢倒入酒壶里,然后拿起酒壶掂量掂量,掂出喝一顿的量,再把酒瓶盖好,放回原处。
有时我们兄妹几个抢着给爷爷倒酒,爷爷会笑眯眯的看我们倒,我们倒完了,爷爷把程序再进行一遍。
爷爷喝酒用的是锡制酒壶,一壶也就二两多酒,酒盅是那种白色瓷的三钱盅,一盅盛三钱酒,一两等于十钱。
那时,酒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品种,没有啤酒,红酒,干红,干白,国内酒,国外酒之类的,只有一种酒,那就是老家的茅台酒---串香白酒,有瓶装的,但更多的是用地瓜干换的散装的。
那时,虽然家里很穷,但父母从来没有让爷爷的酒断过,也从来没见爷爷喝醉过。除了爷爷后来病了没法喝酒了。
到了冬天,酒就需要温一下,温热了再喝。温酒是一个技术活,温酒,先倒满一盅酒,划着了火柴,把点着的火柴棍放在倒满酒的酒盅上,呼一下,酒就点着了,冒着蓝色火苗,拿着酒壶在火苗上慢慢转,轻轻摇,等觉得温度到了,就把酒壶底往酒盅上一盖,火就熄了,酒就可以喝了。
喝酒,喝的是感觉。爷爷每次喝酒,现在想来真是一种享受。爷爷喝酒,先轻轻端起酒盅,放在嘴边,使劲的抿一口,“滋”的一声,一小口酒就进到嘴里,嘴巴叭的一下,呼出一口气,嘴里再加一个余音“嘻儿”,有时眼睛会使劲的闭一下,嘴巴使劲的咧一下,这口酒就算喝完了。一盅酒能喝个三两口。现在的人喝酒,用大的玻璃杯喝,有时还会一杯酒一饮而尽,这怎能体会到爷爷喝酒意境和妙处。
有时我们会趴在桌边看爷爷喝酒,爷爷偶尔会用筷子沾一点酒让我们尝,我们抿一下沾了酒的嘴唇,会辣出眼泪来,爷爷就会开心的笑。
爷爷喝酒,其实喝的是惬意,喝的是满足,喝的是幸福。
爷爷喝酒的小菜更是随手就来。这个以后专门再述。
老父亲养的花 老父亲养的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