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继续阅读罗老师的《阅读的方法》和《他人的力量--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罗振宇老师的新书:《阅读的方法》
第一次有这样的阅读体验,一本书竟然不舍得读完,觉得读完就没得读了,叶子告诉我可以重读。这周继续按照随便从任何一节开始阅读的方法,读了“意义”、“行动”、“棋局”、“结网”、“建构”几节。受到的启发如下:
1、看待一个问题的不同层次。
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时候,被霍去病的故事打动,觉得他就是人类历史上一颗非常耀眼的彗星。18岁建功立业,24岁生命就嘎然而止。后来,读另一本书,了解到支持霍去病去打这些让他流芳百世战役的,是汉武帝时强大的财政支持。既然如此也曾想过这样的仗是否值得打?在这本书里,罗老师告诉我们,汉武帝发起战争的真正价值是为后来的中华子孙创立了一个历史先例:无论实力看起来多么悬殊,农耕民族总是有机会彻底击败入侵的蛮族。
意义没那么玄虚,不过是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东西,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然后把自己放进去。找到比自己更大的东西,不是指找那些大词儿,而是重新定义自己生活的舞台。
而这就是“意义”这一节告诉我们的。文明,是通过“历史先例”获得意义;个人,真的是通过“人格模板”获得意义。阅读的其中一个获益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感知历史先例和人格模板,获得意义资源,把自己融入更大的共同体中,找到同盟军从而获得力量。
关于人格模板,陶渊明就给我们后世所有失意的中国人提供了一个人格模板:人在飞黄腾达之外,还可以有另一个努力的方向,拼尽全身力气和山川田园融为一体,度过普通而有真趣的一生。
2、一本好书就是一次展览
“策展”是一个用少数个体,在有限时空中呈现意义的艺术。先接受约束,然后顺势就能打开一个巨大的自由空间。
司马迁就是一个厉害的策展人,他写的《史记》创造了纪传体的写法,也就是以人物为主要线索来创作,是一次伟大的文本体例的创新。而《资治通鉴》则是对编年体的复活。
读“建构”这一节,让我获得了一些写书的思路。可以以“人”为线索,如今年得到年度书单上的《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锚定的是一组群像。可以以特定“时空”为线索,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可以把“空间”作为约束条件,如比尔.布莱森的《趣味生活简史》,就以自己的家为限制条件。
3、知识世界是一张网,从一个节点可以随时跳到另一个节点,每一本书都和无数的书相关联。
书籍是一个超链接结构,什么才是这个结构里的超级节点呢?就是那些枢纽性人物的枢纽性的书,也就是特征向量中心度高的那些人。
中国史学界的唐德刚是一个枢纽人物。他写的《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都是足以传世的作品。西方世界的枢纽性人物:房龙,他的《宽容》《人类的故事》,《圣经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枢纽性的人物,如吴军、万维钢,郭建龙,刀尔登,刘勃、熊逸、杨照、贾雷德.戴蒙德、理查德.道金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威尔.杜兰特、阿兰. 德波顿。
4、想看的书单。
社会学入门书《米拉的猜想》,心理学社会学当代成果的《社会动物》,杨潇《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会常翻阅的书亨利.克劳德(Henry Cloud)的《他人的力量--如何寻求受益一生的人际关系》
这是我们这个月读书会的共读书目。讨论下来,我觉得这本书给我们分析和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遇到人际关系问题的时候,可以用这四种关系去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去解决问题。就像《有限与无限游戏》一书给出的分析框架,任何事情用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这把尺子一量,很多问题自然就豁然开朗了。
同时,第四种关系是非常难得的,对于已经拥有的第四种关系,要格外珍惜,细心呵护。
摘录几段印象很深的观点:
1、只要你活着,你的心脏、思想和灵魂就会搜索连接。搜索一个“他人”。搜索一些他人。搜索一个团体群落,它会带给生活所有要素,以超越你现有存在方式和表现的极限。
2、把这种动态关系想象为人际关系的地图,包含以下四个层次的地图:
* 孤立状态,没有连接关系
* 坏的连接关系
* 看似美好的连接关系
* 真正的连接关系
3、一个真正的连接关系,是能让你成为完整的自我,成为真正的、真实的你,是能调动你的心脏、思想、灵魂和热情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中双方都是毫无保留、知根知底、互相理解,并且相互扶持的。任何一方的真实想法、感觉、信念、恐惧和需求都可以安心地分享
4、在互相关心的第四层次里,当每个人都理解讲真话的机制时,就会发现这是个非常强大的东西。
5、支持别人,同时让他们掌握自身的命运,如此就可以发展无限的可能性。这就是成就伟大的秘诀。
6、第四层次的支持者并非只是不加选择地提供支持。他们支持你的选择,但同时要求你为此负责。
分享与聆听 直抒胸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