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集众法于一炉的口疮、口臭方!

集众法于一炉的口疮、口臭方!

作者: 医承有道 | 来源:发表于2020-10-23 17:07 被阅读0次

​导读:口腔溃疡,患者总以上火为主诉,常用方剂如凉膈散、导赤散、甘露饮、半夏泻心汤等,作者根据病机,综合诸方,总结出治疗口疮的验方,取效颇佳。

口疮反复作,加味导赤散

口腔溃疡为西医的名词,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特征,即损害表面覆有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周边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中央凹陷,基底柔软;灼痛明显。发作周期约数天或数月,是具有不治而愈特点的自限性疾病。

老百姓称此为“上火”,中医学称此病为“口疮”“口糜”。如《医宗金鉴》云:“大人口破分虚实,艳红为实淡红虚,实则满口糜烂斑,虚白不肿点微稀。”“口糜阴虚阳火成,膀胱湿水溢脾经,湿与热瘀熏胃口,满口糜烂色红疼。”

这里指出了本病的病因为虚火,即指心肾不交,虚火上炎;实火,即指心脾实火妄动所致,还有脾经湿热所致治疗主要选用凉膈散、导赤散内服,外以冰硼散治疗。后世医家治疗也选用甘露饮,治疗脾经湿热所致口疮,取效颇佳。

说到甘露饮,其方出自《和剂局方》,由熟地黄、生地黄、麦冬、天冬、石斛、枇杷叶、枳壳、茵陈、黄芩、甘草组成。

陈修园先生云:“足阳明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以二冬、二地、石斛、甘草之润以补之;枇杷叶、枳壳之降以顺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参、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之足矣。”

全方补、清、宣、消俱备,利不伤阴,滋不恋邪,共奏养阴清热、宣肺利湿之功。当今医家也以本方治疗口臭,效果很好,如王幸福老师的经验。

笔者治疗口疮,多以自拟的加味导赤散,取效颇佳,其组方为:

藿香15g,太子参15g,生地黄20g,玄参15g,麦冬15g,黄连9g,砂仁6g,滑石20g,竹叶12g,孩儿茶3g,甘草6g。

本方取导赤散清热凉血,泄心经郁热;藿香芳香醒脾,散脾胃伏火;砂仁化湿开胃。如《本草求真》中说:“并咽喉口齿浮热能消”与藿香同用,为化湿醒脾之良法,玄参、麦冬、黄连、滑石清热,而孩儿茶其性味苦、涩、凉而无毒,归心肺经。

其功收湿敛疮,止血定痛,清热化痰。用于治疗疮疡、久溃不敛、湿疮流水、牙疳、口疮,不管内服外用,均有较好的疗效,再以太子参、甘草健脾益气,脾气健旺,湿邪无犯,口疮可愈。诸药合用,是共奏清热利湿、醒脾敛疮较好的方剂。

笔者曾治疗一中年女性,口唇内侧患溃疡5年之久,每月必患1次,自服维生素B、替硝唑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但病人苦于每月患病1次,遂来笔者处中医治疗。查:溃疡为淡红色,局部压痛,直径约0.5 cm大小,余无所苦。舌苔薄黄,脉沉弱,遂处方为:

藿香15g,太子参15g,生地黄20g,玄参15g,麦冬15g,黄连9g,砂仁6g,滑石20g,竹叶12g,孩儿茶3g,黄柏10g,甘草6g。

嘱服药3剂,病人服用上方后溃疡明显愈合,嘱其再服用上方5剂。后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后笔者临床常以此方治疗数例口腔溃疡,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治疗本病可以加用市售冰硼散外搽于患处,效果更佳。

版权申明:

1.文源:本文来自网络。

2、本平台旨在传播中医文化知识,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3、责任编辑:有道君

相关文章

  • 集众法于一炉的口疮、口臭方!

    ​导读:口腔溃疡,患者总以上火为主诉,常用方剂如凉膈散、导赤散、甘露饮、半夏泻心汤等,作者根据病机,综合诸方,总结...

  • 《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1)

    忏悔品 总标诸法: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

  • 本草集·般若

    本草集 般若 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生 -----《般若经》 Part1. 法华...

  • 忏悔品-六祖慧能大师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

  • 六祖坛经(六)

    忏悔品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

  •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

    忏悔品第六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

  • 六祖坛经(后五卷)

    忏悔品 第六卷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事中起,于一切...

  •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方金炉

    艺术简介 方金炉艺术简介方金炉,1944年生,浙江金华人,196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就职于北京。 研究...

  • 孩子积食的三焦表现

    孩子积食的三焦表现 ️上焦头面部表现: 口疮,嘴角红疹,舌苔增厚,舌苔变湿滑,流口水,口臭,嗓子发炎,痰多,恶心,...

  • 孩子积食的三焦表现

    孩子积食的三焦表现 ️上焦头面部表现: 口疮,嘴角红疹,舌苔增厚,舌苔变湿滑,流口水,口臭,嗓子发炎,痰多,恶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集众法于一炉的口疮、口臭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ov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