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就要给孩子搭建平台,激活孩子们的智慧,挖掘孩子的潜力。让孩子们在思考中、探究中发现知识的奥秘。
在教学中,要想让孩子们深入学习,多方位思考,深层次挖掘一节课中关联的知识。就需要我们适时引导,恰当发问,发散孩子思维,在思考中,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
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了让孩子理解算理达到会正确计算外,还需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里面蕴含的知识点。例:356÷2=? 651÷7=?让孩子在算出结果之后,自己去发现:1.百位上的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是三位数;百位上数小于除数时商是两位数。2.整除的可以用商×除数=被除数验算,有余数的可以用商×除数+余数=除数来验算。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在今天的课堂上,就是提问: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你还能得出哪些知识“名言”?(我喜欢把孩子发现的知识点叫做他自己的名言)让孩子们说出上面的知识点。孩子们是有这样的能力的。课堂上,靖函宝贝说出了第一个知识点,皓轩宝贝说出了第2个知识点,子涵宝贝说出了第三个知识点。作为教师的我,当时是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
教学中可以把一道题看做“一块石头”,抛出的问题让孩子们通过动脑思考发现的知识点相当于“千层浪”。这样可以把知识点集中整合,不需要非要按课时去教学这些知识点。通过知识点随机挖掘节省课时安排,达到了深度学习的目的,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