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式诗歌成长体验

中国式诗歌成长体验

作者: Nevanancy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10:51 被阅读0次

    跟外教聊天,他说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每个人从小就要学古文,背古诗,还要考试,我们都是有兴趣才学什么。 

    我开始认真地想这个问题,我小时候就开始背唐诗宋词,还有看红楼梦。初中时父亲让我背琵琶行,他说他当年背长恨歌。仔细想想,可能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经历,诗歌伴随的成长,也许已经成为一种中国式体验。

    从念小学开始,父亲就买来许许多多诗词的书放在家里——并没有强迫我背,也许是打算自己看的。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遗传的缘故吧,我很认真地翻完一本又一本,看到觉得很美的词句就马上抄到笔记本上,抄完之后开始背,只怕想不起来。十多年前,在我上小学那个时候,诗词的启蒙已经开始了。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在教我们背诗歌时候说:“你们想,如果以后你们和朋友去西湖玩,你朋友说‘西湖好美好漂亮啊!’,而你却可以说‘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文化的人。”当时的我已经很喜欢诗歌,但是对这种说法不屑一顾,一句“你好有文化”,说不清到底是恭维还是讽刺。

    如果仔细想,诗歌吸引我最根本的原因是美感,以至于即使我并不能读懂也要把它背下来。美感之一是因为简洁而深情,短短的几个字包含了事件,还蕴含了景物和情感。背完唐诗之后背宋词发现宋词更美,长短句的结合带来一种参差的错落感,抒情方面似乎更加让人回味无穷。美感之二是因为具有画面感,看到一句诗,我便能很快想象出一幅画,勾勒出线条和色彩,觉得真是生动。美感之三是因为深奥,也许人们总是有一种执念,觉得深奥的,不能很快接近的事物透着一种神秘的美感。当时我觉得李商隐的诗歌尤为如此,“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好像是说嫦娥很后悔,为什么后悔呢?不知道;碧海青天跟心有什么关系呢,还是不知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不知道,好像很遗憾很深沉又很含蓄,想来想去还是不理解。

    慢慢地背着背着,我就越来越多地发现很多诗句都看不懂,有的时候看了注释还是想不通。然后我就去问我父亲,“为什么人生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呢?”我记得当时父亲看了我一眼,然后详细地跟我讲述了晏殊这个人的生平事迹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最后跟我说,你慢慢地长大,就会懂了。这个回答虽然不是让我很满意,但似乎很有道理。后来我也问过当时的语文老师,不得不说,老师的回答更像一个题目的标准答案,“你看,诗人其实是想感叹自己的人生际遇,但是把情感寄托于景物,通过使用比兴以及一些修辞手法…”。说来也奇怪,虽然我能够背很多的诗歌,但对于语文试卷上的诗词赏析这类题目却并不能轻松胜任。赏析诗词是为了品味其美感,而我感觉到了这种美感却写不好赏析,想来也蛮好玩的。

    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开始看《红楼梦》,最喜欢的是林妹妹。后来接触一点红学,发现许多红学家在诸多流派与说法中争来争去,从人物的外貌吵到性格,从荣宁二府的盛衰探佚到清王朝的非公开历史。可能因为作者把林黛玉和薛宝钗并列,又因为恨二者不能为一捏造一个梦中的可卿,亲林还是亲薛简直是红学上永远无法完结的命题。我为什么喜欢林妹妹呢?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美感。林妹妹垂泪像一首诗,林妹妹葬花是一幅画,处处都是行为美学。相比之下,宝姐姐就没有这么多美感画面了。从这一点上来说宝玉和黛玉很像,只是一个充满美感,另一个则有些傻气。当时我在物理课上学了一个成语,叫做格物致知,大致应该是用来形容物理学家的。我倒是觉得用来形容林妹妹很合适,尽管大观园里面的婆子丫鬟都很纳闷,林姑娘怎么看见花花草草的就开始哭,宝二爷闲来无事跟梁间的燕子,地上的蝈蝈说什么话呢?当然,最具美感的还是林妹妹写的诗了。当时已经能够看懂一些修辞和人物感情,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她的悲伤能够持续这么久,还持续发酵,越来越浓厚,但单纯从传情达意的角度来说,我也积累了不少对意象的选择和运用的心得。比如说,诗歌里面提到花,一般是指君子或者美人,象征君子的花多是梅兰菊,象征美人的花就很多了,牡丹就是像宝姐姐这样雍容华贵,“任是无情也动人”;芙蓉就是像林妹妹这样清新脱俗的,“风露清愁”…

    初中临近毕业的时候,为了争取中考降分录取资格,父亲带我去了最好的高中面试。当时面试我的校长是教中文的,他看了我发表的文章以后问了我红楼梦里面的诗词,具体问的好像是湘云的判词,然后我就直接把史湘云的判词背出来又简单说了说我的理解。回来之后父亲跟我说,他当时没有想到会问这样的问题,更没有想到我回答得如此流利。之后,出于做家长的虚荣心,有好几个我的邻居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走在路上打照面,他们总爱问我最近看什么书,读什么诗。小孩子一起玩,他们也总要我给小伙伴们讲讲诗歌什么的。我嘴上答应着,脸烧得滚烫,心里想诗歌有什么讲得出来的,我不是也做不好赏析题吗。

    后来我如愿进入那所高中。当时科目学得很多,但是读书之外我还加入了社团,呆的时间最长久的社团就是读书会。对,基本上就是大家每周聚在一起聊聊读书啊,互相推荐之类的,由于当时读书会在校刊上面占有一个版面,专门写学生书评和推荐读物的,因此我们也成为业余的编委。我永远都会记得在读书会的第一天,自我介绍的时候,我站起来说,“大家好,我叫***,来自2013级15班,我特别喜欢古典诗词,也很喜欢看红楼梦…”,讲完以后,另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哇,我也很喜欢红楼梦,里面的好多诗词我都背得。”——是另外一个女孩子,我看到她的眼睛闪闪发亮。

    至今我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感觉,当你发现你欣赏和珍藏的作品同样被另外一个人钟爱,当你发现你说出诗词的上句时对方能够说出下句,当你发现你们都沉浸于那种深深的美感。也许这并不同于古人高山流水式的相逢,但是于万千人中,于万千书中,我能感觉到,心花初遇的惊喜。当年在读书会开始的情谊,也蔓延至今。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高中时期,最有滋有味的生活片段莫过于在读书会度过的时光了。我记得我们在端午节包粽子,之后又模仿大观园里面宝玉过生日,众人行酒令,掷花签;我也记得我们举办填词大赛,每人各填一首假装形成自己的流派招兵买马;我还记得学校举办书香活动,我们又作为主持人主持活动,站在舞台旁边心里暗自为一些选手叫好。小时候不辞辛苦地背诵诗词成为此时的积累,这个时期,我更愿意亲手创造这种美感,尤其是有这许多知心知意的小伙伴一起。有一年社联举办活动,每个社团都要自己搞一个活动并且设置奖品。我们大家在一起想了许久,最终决定就让大家来猜诗迷。很快我们锁定了校内一些不大不小的标志性建筑物,开始写诗来描述它们,最后形成了七首。

    我记得第一首比较简单,是藏头诗。

    “桃之夭夭灼其华,

    李自不言蹊成行。

    湖光塔影日相见,

    玉汝于成天下闻。”

    这首诗的前三句每句第一个字形成了谜底,就是我们学校的桃李湖。这首诗是读书会我上一届的一位师姐写的,她也是一个我非常非常欣赏和喜欢的人。当时举办活动的时候她正在备战高考,但是我跟她讲了以后她很快就写了一首。其实我看到这首的时候就明白了,因为我们学校的湖边是没有塔的,而她心心念念的正是拥有湖光塔影和能够玉汝于成的那所想去的大学。“少年心事当拿云,”,我想着,心里充满了祝福。

    之后我也填了一首词。

                        浪淘沙

    落日过远山,春风不晚。点点余晖正相迎,有心涂鸦忘执笔,负我画成。

    浩瀚最宇宙,格物致知,当仁不让是我师。 一纸行文书难寄,感念万千。

    这首词写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雕塑,雕塑的是学校的第一位校长。这雕塑在学校行政楼门口,每天下课我去食堂吃饭的路上,总能见到他在落日余辉中眺望远方。

    还有五首诗或者词,但是我是无法记确切了。这个活动举办得到底如何我也不记得了,我唯一记得的是大家写好七首后互相传阅的情景。我们都是因为喜欢才背诵,因为热爱而创作。大家都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但也学着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情感放进去并且希求别人懂得。那天下午在读书室,我们看看诗词又看看作者,阳光透过巨大的窗户洒进来,为每个人微笑的嘴角镀上一层金色。

    有时候我以为我会永远这样享受诗词带给我的美感,阳光,湖水还有各种花儿,所有青春的和美好的意象。但其实不是的,我也是后来才慢慢明白。高中时期的印象永远无法在我心里磨灭,还因为在这个时期,我父亲永远离开了我,连一句告别也没有,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也许有读者看到这里,心里会下意识地想,文章的文风是不是突然就要转变了?其实写到这里的我也不知道,但是这就是人生啊,你不会知道下一刻遇见什么。

    葬礼那天是阴天,有雨或者没雨我不记得了。或许应该是下着雨的,好让我觉得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哭泣。我一直那样站在窗前,锁着门,感受着命运悲剧突然而然的降临。从葬礼回来的路上,遇见的每一个认识的人都在表达缅怀或者关切之意,我不说话或者礼貌地微笑一下,以及在举行仪式之前帮忙招呼来凭吊的人。可是在独处的时候,黑色的夜里,痛苦和绝望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笼罩住你,包裹住你,你打开床头灯,瘦尽灯花,整夜不眠。

    那一天,我站在卧室的窗前,像任何一个普通的午后,看着窗外那对于别人来说没有丝毫改变的景色。可是楼下再也没有停着父亲的车了,那熟悉的车牌号与我永不会再见。再也不会有灯下三人弥漫着氤氲热气吃晚饭的场景出现了。十五岁的年纪,我的记忆会将出现第一次断层,父亲的面容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模糊,我甚至无法想象终有一天当我试图寻找曾经相处的痕迹,却因为印象太淡太淡,最终无处可寻。

    眼泪就这样自然地留下来,滴落在窗框上。这让我竟然感到莫名的熟悉。终于想起来,我背过的词啊,晏几道的《思远人》,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一瞬间,曾经所有国仇家恨的词句都涌上心头,“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辛苦最怜坟上月,只照世人离别”;“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诗歌是治愈的,你发现那种无法与人言说的孤独与悲伤的共鸣在诗词里道尽,千百年来多少人与你感同身受。同时诗歌又是残酷的。更小的时候烂熟于心的诗句,当年期望早早懂得,如今终于懂得,是因为已经经历了人间最切实的悲欢离合,我曾经痴迷于这些诗句的深情和辞赋的美感,也知道字字句句背后隐藏着作者的刻骨铭心和无可奈何。至少从文学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而孤独也成为美学的必要。而终于当我经历了这些刻骨铭心和无可奈何的时候,诗词的共鸣掩饰不了现实的残酷,我仍然要面对最世俗的一切,葬礼的繁琐和未竞的学业,以及等待时间来将伤口慢慢抚平。而这些,应当是我父亲不希望看到的,至少是在这样早的年龄。

    写下这些文字的现在,父亲离开我已经五年有余。时光的脚步行走不息,现在的我,虽然还是会在这件事上觉得锥心刺骨,但是基本上已经不会影响日常的生活了。每当回忆起五年前,画面总是定格在那个下雨的窗前,总是想起红笺无无色的诗句。其实我并不觉得明白那些生离死别的诗句能够帮助人们排遣悲痛,至少对我而言,这样的悲痛是排遣不了的,诗歌的共鸣固然能够带给我安慰,但是最艰难的在于去面对现实,以及依然热爱这个世界。能够再度以一颗平常心,或者说以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来面对世界真的花了我很长的时间。只是我更加能够懂得人间的悲伤,我记得曾经看杨绛的《我们仨》,看到“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觉得这个句子实在太过直白和简单。后来再度看到,哭了整整一个晚上。以前我看到好多人看电视剧生离死别的桥段哭得稀里哗啦觉得挺好笑的,现在反而后悔曾经轻易去笑他们,能打动人的或许不是剧情还有演技,而是一个人内心的情感和经历啊。

    到现在,我也一直在坚持背诗,偶尔也写诗。常常晚上跑步的时候,四公里,脑海里面呈现出一句一句的以前背过的《琵琶行》和《长恨歌》。与美感无关,只是觉得已经融入生活。就像在春天看见鲜嫩的草重新长出来想到“草色遥看近却无”一样。我其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不是因为兴趣,背那么多诗歌到底有什么意义。直到外教问到我,我才开始认真地想。在西方人眼里,他们也许会把诗歌与宗教进行比较,认为我们在得意时吟诗作画,在伤心时通过诗歌寻求安慰可能就跟他们祈求主和感谢主是类似的。其实平心而论,诗歌对于中国人生活的渗透相比于宗教之于西方人是多得多的,因为诗歌是由景物和情感组成,没有上帝也没有信徒,没有理论也没有教条,只有千百年来人类能够拥有的情感推陈出新地不断诉说。

    小时候因为读不懂问我父亲,他说读不懂也没有关系,慢慢地长大就会懂了。这句话是真的,但是诗歌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为了有一天你能到西湖去验证“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歌让人心变得柔软和敏感,让人懂得珍惜和爱护,因为读过“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知道今日同学少年的缘分珍贵,所以不轻易摩擦,而是珍重一起奋斗和快乐的时光;因为明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道理,看见从不好的家庭环境里成长出来的同龄人会多一分敬畏,并且学会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和远隔天涯的恋人。

    草木和花朵,它们原先也许是没有情感和象征意义的,但是在诗歌里面它们变得生动和鲜活。“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东听雪。”是诗歌培养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教会我们望月思乡和听雨怡情,以及去欣赏自然和热爱生活。林语堂先生说,“诗歌教会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于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并且使得自然与自己生死相依,共享人间的欢乐与悲伤。”也许这,真的就是诗歌的意义。

    中国式诗歌成长体验

    这篇文章写了已经有一年了,很少公开过。

    这件事情发生已经七年,七年前的我,以为世间只有我如此不幸,七年间我却发现了无数经历着种种生离死别的人,都在学着接纳这个充满悲欢离合的世界。写完此文,也算我对过去的一个回头吧。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诗歌成长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sz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