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1」
1、所有内容,本质都是自我表达。
所有内容竞争,归根到底是创作者的精神内核的较量。
互联网/新媒体/短视频/AI们做的,并非决定这种较量的胜负,而是无限放大胜负的结果。
2、周末在家犯困,
白天溜上床好几次,早中饭各一,就眯一会,十几到二十来分钟,醒来只能维持几小时清醒,喝咖啡也不管用。
这是嗜睡症吗?
3、发现自己吃东西一特点:
大餐不体会味道的,常常一饭局后,想不起自己吃了什么。
一个人或几个人吃苍蝇馆或小吃,才会稍留意食物,可也就稍留意而已。
当朋友们津津有味地聊起某次某餐吃了什么美食时,我脑子里基本空白一片,偶有零星记忆闪回,也就一个总体感受——好吃还是不好吃。味道细节则是完全没有。
4、过一阵社交媒体就会风靡一本书,
譬如《翦商》《原则》《乔布斯传》《马斯克传》《置身事内》《额尔古纳河右岸》《我的阿泰勒》……
大家或晒图、或引用书中金句、或转发相关内容……
从朋友圈,你感觉你身边至少有1/10认认真真看过了,可实际——就不说看完了——认真看过的人,百分之一都不会到。
放心这个比例不欺负人的。
5、前几天打了狂犬疫苗第一针,
医嘱一个月不能喝酒/浓茶/咖啡,以及剧烈运动,决心至少坚持到一周后的第二针,
撑到第2天,百爪挠心,忍不住问了下Kimi,答,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必须禁止,医嘱中这些禁忌是基于过去的经验和误解,而不是当前科学证据。
大喜,当即爆冲出去点Manner。
两点收获:
1)遇事不决,照最新科学理解。
2)大脑已被咖啡绑架,身体已被爆冲PUA,
6、很多古代情节里,
要偷溜出城,只需过城门一关,即便城门设了哨卡,可以硬闯,只要你闯得出去,天地广阔任你翱翔。
换到现代社会,你闯一个哨卡试试,别说哨卡,就是随便一个帽子拦下你,你要是敢不管不顾一脚电门冲出去,你就完了,你不可能跑得了的,
“天网恢恢”,曾经是个形容词,现在是一个客观系统,“疏而不漏”,已成“密且不透”。
那么,思考下,科技的进步是帮助了我们实现的自由更多,还是帮助了管控我们的力量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