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探寻的是什么?探寻的是无非是两个,和自己的关系,和别人的关系。
这也是哲学的两大主题。
中国的文学,几乎是一边倒倾向于和别人的关系,写个人成长、自我反思的内容比较少,或许和中国这个民族的现实感有关,又或者说,儒学本身就是通过压制改变个性来达到社会成就。个人的成长和成就,通常是通过周围人的肯定来达成的,光宗耀祖、国家栋梁、金榜提名等等,而不是通过个人的自我哲学困境突破来达到,唯一可以看到的大概就是魏晋时期的士大夫们的参禅,但参禅最后因为无法和社会的认可所融合,其实是走入了没有出口的绝境,而禅意真正的价值倒是到了岛国才被和个人技艺精进结合,变成了更加积极向上的力量。
另一方面,西方文学中对于自身的哲学和价值观探索由来已久,这里面比较经典的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麦田里的守望者》,《追风筝的人》,《杀死一只知更鸟》,《兔子,跑吧》
毛姆的《人性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
中国现代的影视作品,如果是探讨一些社会问题,就做得很好很有深度,然而一旦跑到探讨哲学价值,生存意义之后,就很让人尴尬。
《大鱼海棠》制作精美,可见是花过很多心血,但是故事的建构让人觉得还是很空洞,缺少依据,没有找到很坚实的让人信服的理念,可能和中国哲学在这方面的空白有关。
对于大鱼的隐喻设定,后来又变成了庄子中的鲲,这中间就有些硬凑不说。影片一开始探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哲学命题,在片中也没有任何答案。这个问题是一百个哈姆雷特一百个答案,但至少要有自己的答案,否则就不该提出来。
片中各种神婆智者的对于生命的轮回的絮絮叨叨的阐释,更让这个关于生命的问题的探索都显得毫无必要。既然没有自己的思考,既然没有对既定哲学命题的突破,为何要提出这样的哲学问题?
用鲲和椿的爱情做答案,实际上是回答不了的。两人一见钟情而以命相许,和生命的本源是两回事,而是如何去消耗生命的问题。
但最不喜欢的是对于湫的剧情设定。什么样的感情能让人把生命消灭到最后什么都不留,只化成风和雨,连一点点念想和期盼都没有留。前后没有交代,湫只说自己父母双亡,这太不为角色本身着想,仿佛他生来就是一个做别人背景的生命。
让人感觉到主角光环的残酷和傲慢。
或许这和中国人的生命等级观念有关。
有趣的是,看到另一部美国片子,名字相似,叫《大鱼》
大鱼在这部片子里是一个隐喻,比喻的是片中的父亲。他喜欢编一些离奇的故事而遭到儿子的嫌弃,直到他去世之前,儿子才知道父亲的一生,经历了很多传奇故事,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善良而温暖的个性,拯救了一个将要破产的小镇,他对于爱情和家庭执着而坚定,如同他自己所编造的那个荒诞的故事中的大鱼。他通过编造故事给自己脱离日复一日的乏味日常,而他自己又在自己的故事中寻找自己的存在价值。大鱼的形象是身躯大而性格温柔,乐观向上,象征父亲。
这是不是好片子,不好说,感觉也有些烂俗的东西在里面,立意也没有大鱼海棠那么高,但给人的感觉前后价值观是一致的,也回答了片头开始的大鱼的悬念。
立意很高,而实际内容却不匹配,正气凛然,而自相矛盾的地方却很多,好像是中国一些文学作品的通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