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周启点|淘集集高仿拼多多,死得快是因为打破了三个平衡

一周启点|淘集集高仿拼多多,死得快是因为打破了三个平衡

作者: 谦启管理评论 | 来源:发表于2019-12-23 11:13 被阅读0次

12月9日凌晨3点,淘集集CEO张正平通过公司微博正式对外宣布:“很遗憾,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轮并购重组失败,接下来公司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整”。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淘集集,但是你一定听说过他的对手拼多多。淘集集与拼多多在模式、用户市场、增长方式上都十分相似,两者都通过“低价+拼购”的模式,主要面对下沉市场获取用户,并且两者都使用了高额补贴快速获客的方式。

2018年8月,淘集集正式上线,此时拼多多登录纳斯达克刚一个月。其成立不足2个月便吸引了200万美元融资,估值2.42亿美元。靠着模仿拼多多烧钱补贴,年内其烧掉了14亿元,获取了1.3亿用户。淘集集达到这个用户量所用的时间,竟然比烧钱亏本狂人拼多多还少了10个月左右。

淘集集曾一度与拼多多叫板,去年双十一前夕,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在个人朋友圈宣称天猫要求商家“二选一”,退出拼多多的活动。而随后的第二天,淘集集CEO张正平就指出拼多多 “贼喊捉贼”,并证实在2018年9月底,拼多多曾经逼迫商户在拼多多与淘集集之间进行“二选一”。除此之外,淘集集还曾登顶App Store购物类免费榜第一,增长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淘集集风头正劲,按理说应该渐入佳境,然而刚发展了短短一年多资金就突然断裂,不得不破产清算,令很多人始料未及。这次的事件不禁让人反思,拼多多的模式真的能模仿吗?社交电商的红利已经见底了吗?

一、淘集集的烧钱和获客模式

淘集集设计了一套“现金补贴+分销返利”的体系。在淘集集APP的首页可以看到“疯狂补贴”、“一元拼团”、“亏本上新”等低价补贴活动,其通过压缩利润的方式促进销量,吸引人群。举例来说,用户购买商品可获得返现,另外邀请好友下单也可累积获得5次最高25.5元的返现,这与另一个电商品牌云集的分销式裂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毫无疑问,淘集集如此疯狂补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

靠着这样烧钱的方式,淘集集获得了快速的用户增长,但是伴随而来的则是资金的压力。以烧钱换用户的方式让淘集集背负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一方面拼命烧钱,另一方面几乎赚不到钱,一笔钱烧完就只能等下一笔融资,一旦融资接不上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淘集集便很难再维持经营。

淘集集的获客模式除了用补贴吸引用户,更在于其庞大的分销网络,这就需要提到合伙人裂变模式。什么是合伙人裂变呢?淘集集的BD(商务拓展人员)在各地开发地区合伙人,这些合伙人负责拉新、推广APP,淘集集为此专门设计了“淘必赚”分销系统,以便更好地管理地区合伙人。合伙人拉到新用户后,可获得该用户前三单的佣金,这一机制大大刺激了合伙人们想方设法增加新用户。而BD与合伙人收益的绑定,又使得BD们也有动力大力开发地区合伙人。

二、淘集集其实并非“猝死”,而是早有预兆的慢性死亡

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在9日的这封道歉信中,说过这么几段话:

“从2019年6月起,人生走了趟过山车。6月初启动B轮融资,投后8亿美金融2亿美金,很快拿到了多个口头OFFER,当时自信满满要把淘集集做成百亿美金以上企业。

“进入7月,由于内外部一些因素,业绩增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销售额出现停滞,这里我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想通过融资款来解决当前增长的问题,延误了最黄金的自救期,策略上边选择了继续亏损获取用户。”

“进入9月,由于融资迟迟得不到确认,现金流开始下降,危机已经来临,9月25日有人煽动供应商集中上门挤兑货款。”

淘集集如同着了魔,认准了高额补贴这条路,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靠着挪用商家的贷款和保证金,继续烧钱以保持用户数量增长。

淘集集原本的计划是用户增速达到一定水平后,投资方的资金到账,用以弥补挪用的款项。但这种做法无异于赌博,在资本方的资金迟迟未到的情况下,其资金链开始断裂,大批平台供应商、代理商上门讨债。

此时淘集集才想到改变商业模式,由商家入驻调整为合伙人自营的重组并购方式自救。经过几番周旋,其让51%的商家同意了重组并购计划,达到了投资方的要求,可惜投资方一再放鸽子,最终淘集集共负债16亿元,并购重组失败,账户被冻结,宣布破产清算。

三、三个原因让淘集集倒闭成必然

表面上淘集集破产清算是因为投资方的资金没有到账,而其又作出了挪用资金继续烧钱的错误决策。但是事实并不仅如此,其猝死的根本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获客成本太高。在社交电商种子选手拼多多率先上市后,其通过“百亿补贴”等多种策略,快速拉高拼购类电商获客成本。 

据统计,加上各种补贴和宣传策划费用,淘集集的平均获客成本达到了一百多元,在这种情况下,淘集集想要获得超越拼多多的用户增长,资金要求极高。

第二,盲目烧钱,缺少合理的用户粘性和盈利模式。淘集集学到了拼多多的烧钱,却没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淘集集的盈利能力缺乏,并且产品缺少差异化导致用户粘性低。拼多多虽然当初也是个“烧钱巨头”,但是与微信合作的“社交电商+下沉市场+拼购模式”的模式使其在补贴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拼购的作用。而淘集集虽然也在烧钱,但是与拼多多比起来,无论是烧钱还是模式,都远远不够成熟。

第三,资本市场投资更加谨慎。资本方对于社交电商等新型行业越来越理性,如果只是靠砸钱换来用户增量,而没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已经不能说服投资方做烧钱的冤大头了。

12月11日暂停营业的生鲜电商吉及鲜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吉及鲜2018年10月成立,今年上半年还拿了IDG和经纬中国的Pre-A和A轮融资,仅过去不到半年就宣布融资失败。生鲜电商的获客成本也非常高,并且对供应链要求非常高,烧钱之路看不到尽头。

值得思考的是,拼购和生鲜均已有行业“巨头”存在。拼购已经有了拼多多、阿里的聚划算、京东的京喜,生鲜则有盒马生鲜、京东生鲜、苏宁生鲜等。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头部市场被占据的情况下,新玩家能有多少机会?

四、烧钱游戏打破了三个平衡

淘集集这样的创业公司一刻也离不开外部资本,因为他们的模式就是烧钱,没有钱也要烧钱。固然拼购这一业务模式有许多先天不足,一是拼多多为了快速成长大幅拉高了获客成本,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且利润率很低,三是面临阿里、京东等巨头的竞争,四是很容易被社交平台过滤或封杀。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打着创新旗号的“烧钱游戏”中,只允许少数几个玩家坐在台上,其他必须出局。

与传统业务追求投资回报率不同,烧钱游戏追求的是投资份额率。这是一场赌博,给你一笔钱,在限定的时间内要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还要能撑到下一笔资金的到来;如果没能达到目标,可能永远都见不到下一笔资金了。其实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不仅要会烧钱,也要会省钱,这样才能既抢占市场份额,又能撑到下一笔融资的到来。但问题是,像淘集集这样的创业团队,没能靠自己硬碰硬赚过钱,会懂得省钱吗?

烧钱游戏打破了商业的几个平衡:

第一个平衡是收支平衡任何一个以财务健康为目标的企业都知道收支平衡的重要性,赚多少花多少,或者赚得多花得少,或者短时间内赚得少花得多,但很快就能补上亏空。很多企业贷款很难,就算能贷到款成本也很高,肯定会谨慎地使用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多余的心思可想,只能一门心思地想方设法从业务中赚钱。外部资本扰乱了这一秩序,他们给钱给得很大方,让企业有“得钱很容易、钱也很便宜”的错觉,于是收支平衡被打破了。

第二个平衡是供需平衡。一般来说,企业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除了要满足客户需求,肯定还会考虑成本和收益,也就是说不会无止境地满足客户需求。供方和需方要达成一种平衡,才能维持业务的持续发展。如果为了抢占市场而不惜代价,就会做很多无谓的妥协,诱发出畸形的市场需求。表面上看市场是繁荣了,实则是烧钱烧出的怪胎,是一种不正常的供需关系。

第三个平衡是竞争平衡在成熟市场中,多家企业之间应该是良性竞争,以维持业务的盈利性和可发展性,当然前提是大家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拼购这个电商中的细分市场几乎可以说是拼多多开创的,而这个开创者从一开始就开了个坏头,即通过大肆补贴吸引客户,让客户一开始就被惯坏了,淘集集这样的后来者只能将错就错。不仅如此,大家为了争夺资本方的眼球,会竞相做出更加出格的事,而不会顾及行业能否长远发展。

总结:

互联网转型造出了许多新名词、新概念,也不停地在传统行业中寻找创新点,因此创业企业前仆后继。创业本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应该遵循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然而资本助推了大量不赚钱的创业,他们的目标不是创业企业成功,而是靠炒作找到接盘侠,因此资本和创业企业一起漠视了企业发展规律,打破了基本的平衡。如文中所述,淘集集打破了三个平衡,因此失败是必然。

主编:谦启咨询 | 陈勇

原创:谦启管理评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启点|淘集集高仿拼多多,死得快是因为打破了三个平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hz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