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散文的第一印象是高中语文老师说的“形散神不散”。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对它望而生畏。
“形散”我可以做到,但是做到“神不散”就有些难度了。从高中开始,我陆续几次学习散文写作。每次都学完了,但是学完了我也就写完了,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不太会写散文。我也买过很多散文名家的书来读,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汪曾祺的散文等等。但是在读它们的时候也是读着读着就中断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今天晚上,泡了将近一个月病号的我终于痊愈了,突然间我又想学习散文写作了!也许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没有学到过散文的精髓,心有戚戚嫣,所以不甘心、不愿放弃,想找到属于散文的精髓,今天又心血来潮了,就又决定写了。又或许,这散文就像青春的一个梦,没有实现的时候总是觉得它就是最好的,什么都不及它。所以,为了证明它的价值,我一定要了解它,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它究竟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更或许,只是我自己的一份执念,曾经在它身上花了那么多时间,却一直没有结果,所以想给自己一个结果吧!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我又决定写散文了。虽然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从何处下笔?
对于我来说,只要是开启一个新的项目,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以前的我学习写散文时,先去买来至少两本教写散文的书(当然也报过课程),然后买名家的散文集。第二步是开始学习。如果是买课了那就很好办了(买课时我也会参照买回来的教写散文的书),按照课程里老师的要求学习、练习,然后老师点评。当然老师也会建议我们读哪些名家的书。我呢,只要是老师建议买的书我都会买的。看不看不一定,反正按照老师说的买回来就安心了。我的书架上,现在还有几本汪曾祺老师的散文未拆封呢,当然还有朱自清老师和季羡林老师的散文,其中有拆封的也有未拆封的。
我读散文的时候是挺喜欢读的。但是读完了之后往往只觉得心情受到了感染,并没有从其中学到什么。比如说老师是怎么做到“神不散”的呢?当然,在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形”也没有散到哪里去,即看似有些“散”,实际上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呢!就像水池里的鱼,看似自由自在的游着,实际上这些鱼是跑不出池塘这个范围之内的。
再就是写散文了。一提到写散文我就感觉没感觉了。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从哪里下笔,不知道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池塘”,当然更不会找中心——即神不散中的神。给自己提出了这多么问题之后,我忽然发现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为什么要写散文?这个问题好像是个新问题,是我多次学习未果都未想到的问题!我究竟为什么学习写散文呢?也就是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学会写散文。那就是目的吧!我学习写散文的目的是什么呢?然后就又引出了我的第二个新问题,那就是散文承载的到底是什么呢?问到这里,我突然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觉得自己真的是挖到宝了,竟然想到这两个超脱世俗的问题。
我放下笔,去厨房喝了一杯热水。回来之后面对这两个问题还是没有答案。不过我还是很兴奋的,毕竟我又找出了两个新问题。或许这两个问题是我多年来一直纠结于散文这个体裁的症结所在;又或许我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我对散文的痴迷也会随之消散!
有问题了,但是还没有答案。不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找到其中的答案。如果我实在找不到的话,那就去寻求帮助,总之会有答案的。不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对散文的喜爱都不会受到影响。写散文的这个决定都会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散文梦。有时,它会伴随着某些人的青春而后一去不复返。有时,它会伴随着某些人从年轻至终老,散文从不离其左右。还有时,它会伴随着一些像我这样的人,总是想知道它的真面目,总是试图与其在灵魂上交流。
重启散文,重拾生命中一些逝去的乐章,让生命之花在开过之后依然可以透过文字传递过来她的芳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