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的故事 - 苏柏亚之后的古代哲学

哲学的故事 - 苏柏亚之后的古代哲学

作者: 灯下鼠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18:51 被阅读187次

犬儒学派

狗之所以背负骂名,很可能因为它吃屎,还因为它对主人的谄媚。从这个角度来说,犬儒主义者说自己活得像一条狗,并不妥当。最初的犬儒主义者,完全不像狗,倒像一条孤僻躲人、但并不谄媚的独狼。

苏格拉底的学生安提西尼创立了犬儒学派,之所以得名,乃是因为他的讲学,是在一所叫做 “快犬” 的庄园里。几个字便能描述安提西尼的思想主旨,那就是我们所熟悉的 “看破红尘”。 安提西尼如同我们的道家一样,对滚滚红尘中的一切,诸如家庭、婚姻、国家、政府、财产等等,一概持厌弃的态度,他们唯一在意的,就是最淳朴的善良。 安提西尼对一切肉体上的快乐,都不屑一顾,虽然他并不进行刻意的苦修,但他坚持清心寡欲。

今天,人们常常形容那些对强权与财富卑躬屈漆的知识分子为 “犬儒学派”,这真是错怪了犬儒学派,这种卑躬屈漆者,充其量是 “犬”,压根不是 “犬儒”。即便后来的犬儒已经变色,成了贪图财富之辈,但也只是 “土豪你给我,我就要,不要白不要”。犬儒即便到了最败坏的时候,也不是那种舔诟吮痔之徒。后期的犬儒一是开始贪财,二是滑向玩世不恭,搅乱了下贱与高尚,自我解放,给自己的贪婪以理由。

而安提西尼,以及安提西尼的弟子,他最著名的弟子第欧根尼那里,与其说他们看破红尘,不如说他们洁身自好,若说其对道德的坚持上、性情的高傲上,真没有那一派像他们那样拉风。

第欧根尼光明正大的告诉世人,自己就是要过狗一样的生活。他无家无业,乞讨为生。据说,他住在一个大瓮里,而这个大瓮是用来装死人尸体的。让我们把自己拽到公元前 4 世界的希腊,长空碧海,峻岭崖岸,空气中都是古老的甜味。希腊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城乡结合部的一个角落里,斜躺着一个大瓮,那是装盛尸体的,里面却躺着一个大活人,此人衣不蔽体,瘦骨嶙峋,只有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他的面相是平静与善良的。他就是第欧根尼。

皇帝亚历山大曾经来拜访他,是否到了这大瓮处,已无可查证了。亚历山大是皇帝,他慕名而来,访问这安贫乐道的贤者,亚历山大问第欧根尼是否需要什么赏赐,你看,皇帝问你了,要什么还不快开口。第欧根尼答道:“我只要你别挡住我的阳光。” 这很有点像我们的李白 “天子呼来不上船”,然而我国古代的隐士,无一例外,都把归隐当成撤回的拳头,为了下一次进击更加有效,并看不到有人纯为了追求道德而去隐。

然而用隐士来归类第欧根尼并不合适,实际上他非常入世,他只是躲避世间的繁华与肉欲,但他对尘世的种种伪善大加批判,他是严肃的,并非两眼一闭不问天下事。

这样一个高尚与骄傲的学派,最终走向愤世嫉俗,对一切冷嘲热讽乃至寡廉鲜耻,真是让人惋惜。

亚历山大皇帝曾经说过:“若我不是皇帝,我愿做第欧根尼。”

第欧根尼象狗一样生活,那条狗应该是野狗,自由的野狗。

怀疑主义

怀疑怕是人类能够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若是“不怀疑”,那么也就放弃了思考。 怀疑主义虽然并非那么名闻遐迩,但众多哲学家与科学家都为自己贴上了怀疑主义的标签。

笛卡尔、大卫休谟将他们的哲学建立在了怀疑论智商。笛卡尔认为当我们怀疑的时候,我们便已经存在了。赫胥黎、达尔文、罗素都自称是不可知论者。更早的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也显露出怀疑主义的气质,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无疑是怀疑主义的论调。

柏拉图将感官获得的知识称之为印象,而理性思考所得,才是真的知识,这就是感官怀疑主义。我们人类的感官是不可靠的,糖是甜的,盐是咸的,天是蓝的,姑娘是漂亮的,这都是不可靠的。在二柱子眼中胖乎乎、腰粗臀圆的桂花是漂亮的,但在张梓涵看来,翠花乃是村妇,梓涵喜欢纤细俏丽的佳怡。

怀疑自己的感官,是一种较为谦和的态度,仿佛在说 “再下无知,我兄海涵” 的客套语。然而,谦和并非怀疑主义的美德,实际上怀疑主义狂妄的很。 皮浪是怀疑主义的创始人,他在感官怀疑主义之外,又加入了道德怀疑主义与逻辑怀疑主义。对道德与逻辑持怀疑态度,这就很硬核了,怀疑主义的勇敢无畏显露头角。后来怀疑论还有分支走向极端,产生了不可知论。

怀疑论是一种态度,但这种态度并不建设,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新的认识,所以,后来怀疑论就式微了,渐渐融合成为其它哲学思想,还有科学方法中的一根支柱。

伊壁鸠鲁学派

人人都惧怕死亡,所以宗教宣传来生,告诉人们别怕,机会多多。而伊壁鸠鲁也要安慰众生,却从另一个角度搞了一把。伊壁鸠鲁说,死亡与人并无关系,当人未死时,与死亡没有关系,当人死亡时,此人已经不存在了,与死亡也无关系。所以,怕个鸟? 这个思辨,听起来让人啼笑皆非,我们怕的,不就是不存在吗。您到底是来安慰我们,还是来吓唬我们的?

伊壁鸠鲁追求快乐,在这一点上,他的口号和高中女孩差不多:“开心就好”。老人家将快乐分成两种,一种是满足肉体欲望获得的快乐,比如吃东西,比如亲近美色;而另一种则是满足了肉欲之后所获得的那种平静的快乐,无欲无求爽呆呆,所谓贤者时间。今天我们看来,这是矛盾的,连靠山屯的二傻子都知道,欲望是升级的,吃了大鱼大肉,还想山珍海味,拉了翠花的手,看到林志玲的照片一样流口水,哪有什么贤者时间? 伊壁鸠鲁并非不知道这些,他要求,你这腌臜众生,要限制自己的欲望,吃就吃面包和水,爱?别爱了,不许交配。所以,伊壁鸠鲁一派,和佛教的大和尚们有点像,追求青灯古佛的宁静快乐。

也和佛教一样,伊壁鸠鲁为了追求宁静的快乐,建议人们压缩欲望,甚至不要结婚生子,这样就少了好些俗世牵绊,这不是和出家一模一样么?当然,伊壁鸠鲁也是出自对众生苦痛的同情。

但伊壁鸠鲁喜欢友谊,建议人们多多结交朋友,朋友能够带来快乐,但他并没有提朋友带来的烦恼。 伊壁鸠鲁待人平等,他的学员中甚至包括女人、奴隶,甚至妓女。

伊壁鸠鲁不信神,不信上帝,他提出了伊壁鸠鲁悖论,基本意思就是,既然上帝您老人家是无所不能的,又是善良的,那为何世间还存在恶? 这个问题和我上国的一句话很像:“还有没有天理了?”

伊壁鸠鲁是唯物主义者,他相信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万物由原子构成,灵魂也一样,人死了,灵魂的原子四散,原子还存在,但人的肉体与灵魂都消失了。但是,他并不认同德谟克利特机械论,认为没有一个自然在背后控制着世界运行。

斯多葛学派

芝诺所以为普通人所知,全赖他的芝诺悖论。在他的悖论中,飞驰的箭,每一刻都处在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箭是静止的,而运动,是不可能的。 运动? 不存在的。 

那么博尔特能够追上乌龟么? 不能的! 因为博尔特虽然快,但他每跑一段距离后,乌龟也向前运动了一小段距离,所以,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斯多葛学派的一些思想来自犬儒学派及郝拉克里特,后来又转向柏拉图。不知道为什么,国王们都很喜欢斯多葛派,所以,这个学派算是显学了。

斯多葛学派坚持一元论,否定柏拉图的二元对立,分什么灵魂与肉体?整个宇宙都是一整个,星球万物人类,不过这个大大的一上的一部分而已。虽然每个人有自由意志,但,我们只不过在执行这个宇宙的精神,宇宙是有目的的,也是决定的。有一个设计者,是自然或者上帝,早已将宇宙万物的运行设计完毕,一切只是照图执行而已。造物的目标,体现在任何事物中,为何世间存在太阳? 造物的设计。为何世间存在老鼠? 造物的设计。背后一定有一个造物的目的,虽然人们并不理解那目的何在。 

回到之前提到过的问题,那么为何造物要设计出恶来呢? 斯多葛学派说,那是为了考验人类,为了锻炼人类的心灵。

斯多葛学派将德行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中唯一的“善”就是德行,德行体现了造物主的精神。人们要追求 “德行”,这是目的。现代人的德行,比如友好助人,乃是手段,为了让世间众人都获得幸福。但在斯多葛学派眼中,德行是个人的事,必须自己去追求。财富、权势,乃至亲情都不重要,只有自己的德行最重要。为了德行,必须排斥俗世的情感,甚至对亲人、孩子都无动于心。这就让斯多葛学派有些无情,看上去和小乘佛教的罗汉果很像,做个自了汉最重要。

柏拉图认为感觉是不可靠的,而理性思考所得才有知识出现。斯多葛学派则搞了个小小的折中,其观点是只要用心,就能辨别出感觉的真假。斯多葛学派还认为一些先天的观念、一些无可争议的原则,是可以作为出发点的。这就可以看出,斯多葛学派不是怀疑论者。当然了,既然宇宙中只有一个 “一”,那么人类作为 “一” 中的一个元素,能够体会到 “一” 的精神,也就是合理的了。 而这个观点,后来就演进出一个重要的思想,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解放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美国宪法中的第一句 “天赋人权”。是否真有一个 “天”,在赋予人权,这是大可怀疑的事情。若是没有这么一个 “天”,人们是否还有人权? 对于 “天赋人权”,后世的哲理及政治理论,很多持否定太多。

斯多葛学派的重要人物,西塞罗提出过 “人本主义”,提倡以个人为人类生活的重心,这就是现代以人为本的起源。

斯多葛学派注重个人修行,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一部分,现有秩序的一部分。世间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所以,任何事情发生了,都要接受,这就倡导人们安时顺命,保持心灵的平静。这对于普通人的生活,颇有帮助,对于你无法左右的事,你就去忍受;对于你可以改变的事,那么就行动起来。最重要的是,你要用斯多葛学派哲学思想,去判断哪些是你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你不可以控制的。

斯多葛学派最重要的伦理口号是“顺应自然地生活”,遵守自然的法则,与宇宙和谐相处,将自己的精神融入到宇宙的大精神中去。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 中,拉里一生都在四处寻找信仰,最后他要回到美国,过一种 “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的生活,去做一个出租车司机,看上去,他像是一个斯多葛学派。实际上,美国很多人,都遵循斯多葛学派的思想与原则行事。

相关文章

  • 哲学的故事 - 苏柏亚之后的古代哲学

    犬儒学派 狗之所以背负骂名,很可能因为它吃屎,还因为它对主人的谄媚。从这个角度来说,犬儒主义者说自己活得像一条狗,...

  • 哲学的故事-苏柏亚

    苏柏亚看起来是一个10 后的名字,在这里,代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三位合称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

  •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个有趣的学生

    作者: 陈博文 希腊三贤——“苏、柏、亚”在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是极其卓越的,无人超越。 苏格...

  • 3月书影音

    一.书 1.《哲学的故事》 威尔.杜兰特 9 目前读过的最好的哲学入门书和启蒙书。好的故事人人都喜欢,柏拉...

  • 哲学之问之:西方古代哲学的核心

    西方哲学2600多年分成四个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首先是古代哲学,也就是古希腊哲学。 1.古代哲学的核心...

  • 掌握行动的哲学

    哲学,爱智慧,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轴心时代,西方苏柏亚群哲辈出,而春秋中华则是百家争鸣,哲学的研究终极意义,就是人...

  •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 自然学派 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切。 泰勒斯 古希腊人 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550年 重要哲学观点:万物起...

  • 古代哲学

    见:西方哲学分为四个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 古代哲学常被称为古希腊哲学,因为古代哲学以苏格拉底为核心,而...

  • 古代哲学

    普罗泰戈拉:认识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柏拉图总是热心宣传足以使人们能变成...

  • 极简哲学史1:古代哲学核心

    西方哲学2600多年分成四个阶段: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古代哲学就是我们常说的古希腊哲学。 重点一:古希腊哲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的故事 - 苏柏亚之后的古代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m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