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巳岁发愿①,直至己卯岁②,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③,未及回向④。庚辰南还⑤,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⑥,生男天启。
【注释】
①己巳:指1569年。发愿:发起誓愿。《阿弥陀经》:“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②己卯:指1579年。
③李渐庵:即李世达,字子成,号渐庵,泾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南京太仆卿、右佥都御史、浙江巡抚、南京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等职。
④回向:佛教语。“回”是回转,“向”是趣向的意思,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就是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孟浩然《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⑤庚辰:指1580年
⑥辛巳:指1581年。
【译文】
从己巳年发起誓愿,直到己卯年,历时十多年,三千个善行才圆满。当时正跟随李世达先生入关,还没来得及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而趣向于众生。庚辰年再回到南方,才开始请了性空、慧空等上人,在东塔禅堂回向。这时便生出求子的愿望,也许下了三千件善事。辛巳年便生了儿子袁天启。
【点评】
了凡先生发愿求取功名,己巳至己卯,即隆庆三年到万历七年,经历了十一年,三千件善事才圆满完成。由于他常年在外,曾经一度在李渐庵军中办事,担任参谋。故而一直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回向。
佛教中说:“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即回转,向则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就叫做回向。以自己所修的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或以自己所修的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慧远的《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直到第二年才有机会,请性空法师、慧空法师诸位上人在东塔禅堂回向,了凡先生己巳年所许下的愿终于圆满了,真正做到了。了凡先生命中无子,现在他想发愿求得,所以他又发愿行三千善事。由于他是诚心发愿,所以立时得到感应,三千愿事还没有圆满,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天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