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个好日子,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七夕也罢,Valentine's Day也好,都是给情人又一次加深感情的籍口,当然刻意的模仿和别有用心的表演除外。
总有很多聪明人:它们是心灵的窥伺者,细微的感知着你的喜好,写出了n多10w+,刀刀切中的她们的high点:“你可以与左先生谈恋爱,但别忘了和右先生结婚。愿你能早日找到,那个把你当公主宠的人”,有人看了欣喜,貌似找到了失落好久的心灵慰籍,并奉之为圭臬,有人看了默然,不知自己是左好还是右好,如若争辩就貌似显得自己不解风情,气量狭小。
以下不拉仇恨,不论对错,刍荛之见,自娱自乐而已。
“只爱自己的人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
这些所谓论调的拥趸最崇尚的爱情是:“如父如兄亦如子”,爱她像她爹一样,尊敬她像她哥一样,听话的像她儿子一样。且当我讦以为直,这无非就是钱理群教授说提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她们不会关心男生的不辞辛苦与忙碌,她们关心的是她们自己,自身的感受、自己的收益,它们的精致在于ps自带美颜、名牌披挂,学历耀眼,能力出众,说实在的除了这群白骨精,一般人还真不会那么自信与资本去标榜自己的独立与自强,她们标的物不过是一个唯她马首是瞻、唯命是从、百依百顺的奴仆,以飨内心世界的矫情 ,说白了她们找的不是爱情、爱人,是无私爱她的爸爸,所谓“爱情的共鸣,灵魂的契合”,不过就是利己主义的遮羞布而已,尽管现在布都不要了,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找大叔还是“找个好人就嫁了”中的忠厚好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不是一个虎虎生风、有血有肉的男人。
她们而从未想过,对于正常人,都兼有爱人和被人爱两种需要。在相爱者之间,如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会出现潜在的危机(小三、二爷就会出现)。那惯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你遇到的是一个甘心被你消费爱的人,但是你要注意这个爱不是无限额度的信用卡,可以肆意透支,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是不需要要有人疼的钢铁侠?还是那句老话“福报有限,请珍惜”。但丁讲过:爱是相互的。单纯索取的爱,无私的爱,仅仅会发生在一种社会关系中,那就是父母与子女之爱,武志红老师在新周刊专访曾提及到中国的爱情模式: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停留在恋母期。男人找老婆就是在找“妈”,女人找老公同样是如此。“这话不分男女,所以也别说就是有些lady就这么想了,男的也不咋的。
德国心理学家海良格曾提出了人生的三次分离理论。每个阶段分离的不彻底,就会出现人格不独立,不成熟,不自立的本应该属于上一个阶段的心理特征:“由于与原生家庭有不可分割的连结,伴侣关系中所产生的对抗关系,就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成功地解决原生家庭中各种缠绕命运的牵连纠葛,伴侣关系才能得到解决。”
说句题外话,这真是一个忤逆的命题,而且“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进入国内后,中国的徒子徒孙把这词儿给玩儿坏啦,动不动就原生家庭的毛病,动不动就原生家庭的教育问题,父母养你一回还养出错儿来啦,对于这事儿我真无法冷静接受,18年前姑且可以这么认为,但是在自己经济独立,精神独立之后还抛出这样的言论真是实属不该,对于这样蒙昧的“知道”分子,我只佩服关军先生所著的《无后为大》中能把这种仅限于和肚子中与蛔虫讨论的“xx皆祸害”这类主题拿来调侃。这种话题请考虑一下请污染别人的价值观,一边玩儿去。
今天,在市场的魔力、国家意志的强悍与东方哲学的特质叠加中,每个幸运的孩子不得不在父母的羽翼下艰难生长,说分离既不现实又不符礼法,很少有父母肯舍得和孩子在精神上的“分离”,辛劳的父母在孩子工作之后要送一程,结婚之后还要送一程,而我们平时一直都在嘲笑国外的家庭关系是“无情”的:十八九岁就被轰出家门,而对于爱情大家可曾想到,"私奔"这个词居然是诞生于英国,只有自由、自立的沃土才会诞生不顾一切的、真实的爱情,西方人在对话的时候谈论的是天气、宠物、爱好,精神、价值,而不是非诚勿扰中的“车房票”,更不是伪装在“一见钟情”下面的赤裸交换:见的都是钱,钟的都是性。再深的层次探讨不了了,没那个水平,也与今天所说的无关。
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好搁一好“
昨天偶然听到一句让我感触颇深的话: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两好搁一好“。这话,清纯、朴实、没有世俗的玷污,如同清冽的泉水涤人心肺。
这话乍听起可能有点小气,好像只有双方在交换上达到平衡,这个爱情才得以驱动,类似于“爱情,不过是懂得相互亏欠。”的意味,但是如果在这个年代还不能尊重人的本性的话,和生活在《动物农庄》当中的理想乌托邦有何区别(党员要讲政治,我说的是童话)。这个“好”包含了太多的含义:是付出,是陪伴,是吸引,是关怀,是理解,是共生,是精神的共同生长。
《简爱》中说: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而“你对我好,我对你好”正式直接体现出了这种交互性,博弈是性质,不分伯仲体现了一种均衡的操盘智慧,而“相依相惜”体现了和谐共存的美好状态。不管这个前提是爱情还是婚姻,都适用。尽管爱情的保鲜期很短,不会永生,但可以在婚姻中已成员之爱的形式涅槃,“你对我好,我对你好”既可以是相处之道亦可以是状态,他的本质是和谐,是互利,是对人本性的极大尊重,“两好搁一好”更是是对于有爱之人最佳的奖赏。
醉了,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