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所说的城南,可不是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里面的那个城南。
我说的城南,是我现在居住的地方,湖南双峰县的小县城靠近南边的这一块。说是南边吧,也可以说是东南角,因为一条弯弯的湄水河,把我们这一块轻轻地围绕着,湄水河的东岸这边的南段,才算是城南。
小时候来城南的湄水河游泳,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一块,那时候是大片的稻田。河水很清澈,爸爸和叔叔带着我和弟弟妹妹们来游泳,嬉戏浪花,欢快不已。
后来政府决定开发这一片,于是城南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城南开发区”。或许是因为游泳时建立的感情罢,爸爸和叔叔决定在这里的河边建一所房子来住家。
于是从十八年前起,我们家就一直住在这城南的湄水河畔了。
你大概要问我了——城南不一样,那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我们这里的人不一样。城南地处于县城的东南角,这块地方很小,而且远离县政府所在地。所以在这里买房子住家的人,大多是为了安逸和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冲着房子的升值,或是门面的商业价值来的。物质欲望比较清淡的人,心情也会比较开阔轻松,以善待人,邻里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我们的生活氛围不一样。很多年前我就给城南取了个外号,叫做“城乡结合部”。我们这里是真真切切的跟农村交错在一起的,随便哪个高一点的屋顶上都能望见青山和田野。周末的时候,只要再往南边走几分钟,就能到达绿色的田野,拥抱油菜花的金黄。晴天的时候,风儿会把油菜花的香味直接送到我的房间里来。
但城乡结合部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戏称城南为“遗忘的角落”。那时候,城南的卫生不大好,灰尘和泥巴很多,垃圾也随处可见。后来因为创建文明县城,稍有改观。当然,这个卫生的好坏,除了管理和打扫,跟居民的观念与素质也是有关系的。美好的环境靠大家来保持。
特别麻烦的是,因为我们离城北犁头嘴的县城自来水厂太远,据说供水到城南来的主水管也不够粗。所以我们这里的水压一直不够。现在你来我们城南走走,还是能看到几乎家家户户楼下的水管上都装着绿色的小水泵。那个叫做增压泵,是为了把水抽上三四楼以上的。记得那时候我们城南的居民还一起写过一封万民请愿书,要求改善城南的居住和用水环境。后来听说自来水公司把我们这里的供水水源改成了南边的燕宵水库,燕宵水库我去过,山青水秀的地方,我想那里的水应该是不错的吧。
我们的菜市场不一样。我们城南的菜市场很小,蔬菜瓜果大多是附近的农民挑着提着来卖的,一般只有早晚在卖。所以蔬菜特别的新鲜和有机,价格也不贵。城南的猪肉更是名声在外。据说猪的来源是比较讲究的,那种纯粹喂饲料的猪肉,城南的屠夫是不屑于去杀来卖肉的。所以,城南的猪肉比别处的味道要好。虽然比河对岸的工农坪市场的肉价要高五毛钱一斤,老百姓们还是很乐意来城南买猪肉的。
我们的店铺不一样。城南没有什么大店子,各式各样的小店,老板们大多也是比较佛系的。赚不了大钱,但也绝不屑于去宰客。县城的别处,现在米粉是八块钱一碗,我们城南是七块钱一碗,但数量和质量绝不差于那些八块钱一碗的。
我们城南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我觉得住在城南挺好的,就像那午后的阳光一样,安逸,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