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他们平凡如你我,也非凡如超人。

他们平凡如你我,也非凡如超人。

作者: 溢疯WU | 来源:发表于2020-01-20 21:48 被阅读0次

                                                                                                                                             溢疯 WU/文

                                                                                                                      2019.09.01 武汉 渐渐入秋

        早晨醒来,拉开窗帘,望了眼窗外,阴天,有风,凉爽,遂洗漱一番出去觅食。赖床的后果是,早餐档口被扫荡一空,无奈在货架上拿了一个三明治、一瓶酸奶,坐在临落地窗的位置,放下电脑,拿出手机。一条微信未读信息,发件人是一个老同学、老朋友,也是同行,顺着就聊了一下近况。我说我准备吃个饭去看会网课,他说吃完饭准备去看书。诺,这就是90后,VC从业人员的现状。

        前段时间,有一个“金融行业,没有仰视圈”的漫画很火。而现实是,很多人都想往金融里挤,认为这个行业钱好赚。真正有价值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金融思考的能力,要学会去合理规划自己的资产。

        生活从来都是励志剧,哪有那么多的轻而易举。

         我记得刚高考完,就有人在问我要不要学金融?后来,身边又断断续续有人在问着:“你到底是做什么的?”索性趁着有空写篇文章,梳理一下自己对所做的事和所学的专业的理解,也借此总结一下近期接收的信息流。

    1、金融的门槛不高,但深入却没那么容易

        金融常识,理解起来并不难,它是一个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股市、债市、房市......我们每个人都或深或浅地接触过它。本科阶段,主要以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为主,带有统计、数学、Saas等工具类课程。更多的是理解藏经济现象、假设。后来,硕士阶段,主攻金融,课程大多围绕“定价”在进行,理所当然,对数理基础和思维逻辑的要求越来越强。

        金融是一个复合性比较强的专业,数学是魂,经济学理论是骨架,会计、法律是工具,而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也在向金融领域渗透,在投资领域带来了很多的成果,是大热的研究方向。Fintech也被纳入了CFA考试科目。现实是,身边有很多同行,已经不是学金融出身的。

    2、金融行业人才“过剩”

        最近“武汉发布”公布了武大华科2019年新生大数据,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今年招了630人,稳坐招生人数最多的院。以工科著称的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录取253人,经济学院录取236人,合计489人,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光电学院。

        偶尔也会和同事交流行业现状。大家感受基本相似,这几年招人要求越来越高,招聘人数也在缩减,即使名校毕业,也不见得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很多机构开始要求具备生物医药、机械、人工智能等方向的复合背景人才。

          截至2019年7月底,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存续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中有管理规模的机构有24332家。在这个数字背后的现实是,大量资金和资源向头部和国有机构集中。靠谱的机会,其实并没有太多。

         我记得很早之前,银行的柜台人员,对学历没啥要求。但现在,商业银行的柜台人员很多都是硕士。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大量柜台人员被机器代替,存量人员都无从安置,更别提增量了。

         金融行业的基础人员已经够多了,但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会一直在。对比海外的金融市场,国内起步相对落后,无论是在体系建设、还是金融产品创新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些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懂市场、肯钻研、有扎实技术背景的人去完善。

    3、行业的周期

        金融人员的工资构成里(后台人员除外),提成占比很大,与业绩直接挂钩。

        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年终奖可以以百万为单位计,市场不好的时候,面临失业风险。

        不同的细分方向,受行业周期影响的程度也会不同。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刚出来的时候,大量券商机构成立独立部门,靠挂牌辅导业务赚的瓶满钵满,但近年来,随着新三板流动性差、维护成本高、市场认可度较低等问题的出现,很多机构撤销了相关部门,相关人员面临调岗、转行等问题。但在2015年前后股市火爆时,也有不少人靠着提成买了房...... 

        你是否做好了,是好是坏,都爱它的准备?


        再说说我所从事的细分领域-股权投资(一级市场)

    1、理性、独立的判断能力很重要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黄晓明

        中介机构和老板在推项目时,多数会把前景描述的十分乐观,我们也很容易被带入到美好想象中。“跟风”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有不少赌的成分。独立思考的能力能让你辨别它是否是一个PPT项目,投资逻辑的建立很重要。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很不喜欢把诸如教育、医疗这些偏公益属性的项目做成产业。我觉得这会加剧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感性的做法是,因为我不喜欢,所以我们的接触止步于此。但对于大家都盯着的刚需市场,或许这样的感性,会让你丢失一大片疆域。

        试着找到逐利与社会价值中,那个让人最舒适的点。

    2、好奇和开放的心态

       抖音、快手、直播这些东西刚出现的时候,我一度认为低俗、没营养,从未使用过。后来因为它们太火,便慢慢接触,直到现在成为“抖音”的较活跃用户,也在上面收获了很多乐趣和知识。在接近14亿的庞大中国人口里,我们是微不足道的那一个,我们的喜好并不能代表大部分的人群,市场不是自己理所当然想象出来的,而是由这近14亿人口创造出来的。投资投的是一种趋势、是未来,好奇、开放的心态有助于让视野变得更宽。

        最近总在和互联网、漫画、游戏等内容行业的人打交道。也就顺着看起了漫画,近距离接触了一下二次元文化,也真切地看到了社会的变化。消费的主流群体变得越来越年轻了,00后确实带来了一些心的需求。我们看不懂、理解不了的东西,正在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你可以说二次元都是些什么鬼,可以不喜欢它,但你却无法否认它可能带来的价值。

       新兴事物产生时,切忌急着对它下结论,走近它,研究它,拥抱它。

    3、阅历

         有业内人士把投资人分为3类:社交型、天生自带商业敏感性和研究型。人脉资源的积累靠的就是社交,而人脉的重要性放在任何行业都是适用的。这种积累,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实现的。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

          见多识广固然重要,但深度地思考和总结更重要。看经典的书,集中时间猛攻一个不熟悉的领域,获得的收获,或许会比广撒网更大。参加高质量的路演,和主办方建立起持续的联系,能给你省下不少时间练内功。而不是频繁奔波于各种行业展会、路演里,什么都想懂一点,却又什么都只懂个皮毛。在人脉资源的建立上,在我这个年纪,个人认为还是要多见些。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潜在的交集。接触的人多了,也就能找到那些和公司价值观相似的,与自己投机的人群,或师或友或工作,都会是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近几个月接触了很多信息,需要下沉思考的还有很多,但时间不早了,该吃饭了,今天就写到这儿。


           最后,闲扯一下无关的话题。

           早上本斗志昂扬的准备在武大的教五好好看个网课,结果远远就望见最爱的教五前,聚集着庞大的军训队伍,无奈,另寻它处。最后,走到新闻与传播学院,门口还挂着武汉大学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研究院的牌子,心想,是我的地盘没错。进来后,别有洞天,走道的墙上,挂满了摄影作品和广告设计作品。偶遇研究生学生会招新宣讲,坐着听了会儿,感慨现在年轻人真会玩,外联部的主要任务竟是帮学生找对象,叹最好青春献给了书本。

           此刻,网络很好,教室很热,收拾电脑,吃饭去。

           我们大多数人,还是普普通通过完这一生。但,愿你平凡不平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们平凡如你我,也非凡如超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tv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