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思维导图如何帮助我们思考?尤其当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思维导图有很多强大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帮助我们思考问题,整理思路。那么,到底是好的思考应用呢?
作为初学者,有时候我们会对自己的要求过高,期待自己思考的一张导图,就可以达成思路清晰,直达本质,并快速解决问题。所以,常常自己做完一张,发现离目标太远,就对自己有诸多要求,导致我们的思考过程中多了很多自我评判,影响最终呈现的结果。
关于思维导图在思考问题上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的练习。
01.思考的第一步,是真实的记录。
比如,我们的学员,李大鹏对于直播课后的记录,
虽然在直播课中,我们出现的很多问题,但用思维导图真实记录,可以让我们更清晰问题都是哪些面向的,问题之间是否有关联性,而不是笼统的认为自己做的不好,具体哪里不好,说不全。
又比如,姜红对父亲的沟通思考,
当我们的沟通受阻时,但我们又很想表达想法,让关系得以顺畅和彼此理解,我们要沟通什么,这时候的想法,透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会让我们更清晰。
思考的最开始的一步,就是真实的记录自己的想法。
想要进一步分析,必须建立在我们的已知信息上,已知信息就是我们的想法呈现。
02.思考的第二步,是开始分析和解决问题。
比如,刚才李大鹏的那张总结图,我们看到很多可以提升的点,这时候这张图结束,从目的——提升自己出发,我们就要由此分析,我们可以如何改进。
思路而不是写出问题后,就放下了,那么下次依然会遇到同类问题,也会同样心情沮丧或烦躁。我们透过思维导图的问题呈现,下一步就是进行分析,并思考有什么改进方法。
同样,姜红的沟通内容,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接着往下,换位思考: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他期待的沟通是怎样的,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他希望的沟通方式是什么?
换个视角,再来思考这件事,我们就会由此想的更全。
总结,想要训练我们的思考能力,第一步就是忠实记录自己的想法;第二步就是在第一步呈现的基础上,分析,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我可以如何改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