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时读到吴冠中描写他父亲一段话,我的眼眶顿时湿润。少时总觉得父母对子女的爱理所当然,为人父母后方知他们的爱是那么有力量。
我的父亲今年80岁了,胃口很好但腿脚胳膊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每次去看他时推开门的那一刹那总会看到父亲半躺在沙发上灿烂地微笑,总会听到他对母亲的吩咐:“赶紧给娃做吃的。”“宝儿,我看你又瘦了。”“宝儿,工作还顺心吗?”......而此时的我总会将自己的音量提高至九十分贝,因为父亲的耳朵很聋,说话小声了他因听不见而要看口型理解那样太费事了。这两年我回家的次数少了,但每天晚上都要和父亲视频聊天一番,总怕他不久于人世。
上次回家还是十月国庆长假,到家时才得知爸爸又住院了。当我推开病房门时看到父亲瘦弱的身躯上到处扎满管子,就连嘴里都输着氧气管,我鼻子一酸赶忙奔在病床边抓住父亲的胳膊。许是听见了孩子们的叫喊声,许是父女之间的感应,父亲轻轻睁开满是不舍的双眼,右手食指轻微地动了两下,眼角流了几滴晶莹的泪珠。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紧紧的附在病床上任眼泪肆虐,脑海里如像放电影一般播放着儿时的记忆.......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包子,就爱吃父亲蒸的包子。那时母亲忙于工作,姐姐又在外地求学,我的口福就全落在了父亲肩上。每周六(那时候上五天半的学)放学时一奔进厨房,就会看到父亲挤着白色的围裙,套着白色的袖套,站在灶台边半举着双手,还时不时地用嘴哈一口气搓搓手再端起蒸笼,任锅中沸水滚烫,任笼上雾气腾腾,父亲总会不紧不慢地一排排地放下笼屉,而后打开笼盖,一个个白胖胖的包子躺在笼中大笑,它们的香味足以让你来不及吞咽口水。每到这时我总会冲过去用自己的脏手在包子上留下“浓墨重彩”。“宝儿,洗手后再吃”,父亲也会边说边给我吹凉包子。“小孩子,不许放醋辣椒,否则对胃不好”“就一点点,不信你监督,吭吭......”“慢点吃,爸爸还给你吹着哩,不够了爸爸再给你蒸......”
到后来我的玩伴们都知道父亲的洋芋肉丁包子、鸡肉胡萝卜包子和牛肉青菜包子。每周六都会以找我跳皮筋或写作业的方式到我家美餐一顿包子呢。
其实父亲不光蒸的包子好吃,还特别注重对我们姐妹的教育。他总是说:“你们姐妹就是我的金花,我要不断给予最好的肥料、灌溉充足的水分、精心修剪旁枝,方能成为金花。”的确如此,我们的学习工作甚至婚姻都离不开父亲的把关。
依稀记得十八年前的那个秋天,是父亲领我踏进大学校园。新生报到、注册,领取被褥洗漱用品,到宿舍后父亲打开被褥袋,铺上褥子、床单,叠好被子,挂好蚊帐,摆好洗漱用具后带我们宿舍的舍友们就近美餐了一顿,他告诉我们出门在外要学会照顾自己,要像姐妹一样相处、包容,更要努力让自己成金。那一天那顿饭我们都铭记于心,以至于多年后大学舍友在一起的时候总说那天父亲的那顿饭和那些话是我们几个不高兴是的良药,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这就是我父亲的爱,他的爱是那么不平凡、是那么有力量!也是他教会我做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