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作者: 豆丁豆炒豆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08:32 被阅读0次

《我不想看你的博客》人物分析

从整体来看,贯穿文章核心的是塞缪尔给马特的信,通过盖瑞的朗读,将故事串联起来。主人公盖瑞和马特所设定的场所是一个喝着酒抽着大麻的地方,在最反叛的情形之下,两个好朋友在分享另一个人的感受,里面有嘲弄、嘲笑、不齿,这是从文章的表面我们能够在对话立最直接的感受。

马特因为自己的隐私被窥探而不堪,同时将这种在兄弟面前赤裸裸的被宣读的尴尬之情宣泄极致。因为缪赛尔是一个乡巴佬的身份,这种巨大的差异,在两个人的互相迎合中被放大,是对方的过分侵入,哪怕是因为某种情愫,可是这种情愫让人难受不已。

首先是马特,他将信展现于另一个人,并同他一起听,这将他置于一个附和者的立场,自己不会承认被一个怪胎迷恋,竟然时刻监视自己的生活,同时他也不愿意承认这个维系他们之间关系的博客是一个糟糕的作品,不能不说,一方面他有较高的自尊心,不愿意被嘲笑,所以他选择和盖瑞一起嘲笑另一个人,另一方面他有不能确定自己是不是给塞缪尔留下过什么,他是有着复杂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在最后他依旧没有关掉博客是像相呼应的,她不回承认自己的空间是糟糕的,哪怕被监视,这也是另一种想要分享的体现。

但同时,我也看到,整个的氛围所营造的就是一种对于自我意识的放大,对于第三方不在场人是戏谑与嘲弄,马特一杯一杯的酒,看似是因为每次听到另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情感表露的恶心,但未尝不是想要迎合对面的盖瑞。当对方一旦质疑他的行为和感受,他会急忙的否认好撇清事实,反而使得行为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出现另一种味道。所以这么看来,马特其实更加虚伪,自私。

文中盖瑞作为读信的人,他所呈现的除了信本身,还有他的行为感受,勤勉反复提到的大麻,他吸了一口,又吸了一口,他咳了一阵,说明他已经进入到故事其中去,所以信里也会有他的感觉,他有着对于写信者的厌恶感,这种感觉通过最简单的脏字进行表达,但最后他却说是对自己生活的侵袭,自己不喜欢将别人的事情加入的自己的生活里,在马特看来,他俩是有一个敌人的,所以他这种表现也是这种感情的迎合,但是同样的,在最后与前面读信的关心里,明显有着不一样的矛盾,所以说盖瑞其实也是一个虚伪的人。

两个人读着第三者的倾诉,为了有一个共同的站位选择嘲笑,但是在更多的深层也有着不一样的想法,每个人都有各自另一种态度,从行为上可以看出来。

《死对头》人物分析

事件发生在一个办公室,围绕一个老师和两个吵架的同学展开,在这个过程中,朱迪辅导员扮演着一个调和者的角色,穆迪作为一个告状的人,哈蒙则是事件的源头。在一个争论的环境之下,三个人的角色定位十分明显,也在话语的表述中显示出来。

首先是朱迪辅导员,她一直看似很公正的扮演一个裁决者,让穆迪道歉,她自以为是正义的一方,作为老师,应该让事件快一点解决,这也使得她有点极端,看似是非分明,实则漏洞百出,她永远有借口去给自己的理由披上合理的外衣,不管是“我有一个朋友”还是“你得道歉”“你有麻烦了”“你怎么能这么想”。这些语言都是在极力的想快点解决问题,而不是真的公平一点,进而也使得穆迪在天平的一端,被踩压合理性,也不会去考虑她的感受。这个老师的自私心理也被呈现出来。

其次是穆迪,因为被经常欺负,所以在她看来,这不是喜欢,也更不可能是爱情,这就是一种欺辱,所以没有信任可言,但是她有有时会反问,这是真的吗?内心残存的好感终究抵不过自尊心,也在一点点被放大的恶侵蚀掉,所以她极力的摆脱对方的语言甜蜜味道,想用嘲笑证明自己是对的。

在我看来哈蒙或许有着为了展现自己而做出这种故意的行为,是有这自尊心,就算说在老师面前的表露可能是真的,但是他也不能去将自己的情感掩盖住,所以自己选择展示,即使得到的是对方的怀疑。他刚开始的表明很明显是有自己的小心思,这反而使得他有了一点满足感,但是当被对方反过来整了,自己或许意识到之前做的不好,所以才开始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也是在故事的节奏中能够感受到的,总体来说,以“死对头”为题目,也能看出言外之意,或许只是臆想的对立,是否是对立,从三个人一个空间中也可以看出,复杂的情感杂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yd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