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晚年苦不苦,要看六十五”,为啥看六十五?老年人早知道
中华上下五千年,老祖宗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总结了许多的俗语和民间的传承,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这些俗语,看似平常普通,甚至不登高雅之堂,但是却包罗万象,蕴含了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当然这些俗语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有关于气象的,有关于农业的,有关于生活的,还有关于养生的等等。当然这些俗语都是有道理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也是这个道理。
而今天我来说一下这句警示养生的俗语:“晚年苦不苦,要看六十五”,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有没有道理,我来说一下:
六十五岁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啥日子:
在很多深根缔固传统的老眼光里,人到了六十五岁以后确实算不得有特点的日子,而俗语中也有提到“六十五”岁的说法。
比如说五十五岁,就有“五十五数一数,六十六掉块肉”,以及“人过五十五,阎王数一数”的俗语说法。
比如说人到了六十岁,也有六十岁是“花甲之年”,也是轮回之年,“耳顺之年”的说法。
还有人到了六十六岁,也有“六十六,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的民间说法。
还有七十岁,也有“人到七十古来稀”的经典说法。当然也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坎儿年的说法。
上述说的都是坎儿年,却单单没有说六十五岁,但是我们从客观上来说,其实六十五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在跨越一步到70岁,而回首又是60岁的情况下,65岁则显得那么的尴尬。所以来说:六十五岁的人是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年人,一辈子的人生尽头越来越近,生命的倒计时也开始滴滴答答的向前走……
当然“晚年苦不苦,要看六十五”,也是很符合事实的。
那么为什么”“晚年苦不苦,要看六十五”呢:
第一,六十五岁以后,看身体的状况如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在78.5岁左右。所以人到了六十五岁,也不过是老年人的初级阶段,因为距离平均寿命还有十几年的时间。
但是来说,人到了六十五岁以后,还要看身体健康的,毕竟到了老年以后,血糖,血压,血脂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所以只要注意身体的保养,到了晚年也会幸福安康的。
但是至于“晚年苦不苦,要看六十五”我们也要从几方面来说:
①生活能否自理。
很多老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而透支自己的身体,所以到了六十多岁以后,身体就不是自己的了,这需要儿女的照顾。
虽然照顾老人也是儿女的义务,可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儿女也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老人,在六十五岁生活如果无法自理的话,自然也有一定酸楚了。
②能否帮助子女。
在农村里,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现在年轻人分的地,都是由父母来种植,还有看孩子带孙子,也是由父母来做的。当然这也是老人帮助孩子的一种方法。
不过在六十五岁,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无法帮助孩子,那么这对于老人来说,觉得自己也是无用的人。
这虽然很残酷,但是也是现实,不过只有好身体才能杜绝这一情况的发生。
第二,六十五岁以后,看口袋里有多少钱。
俗语说的好,“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其实这也符合现在的状态。而人到了六十五岁以后,也是如此。
如果在此时,老人有退休金还好,毕竟每个月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养老金。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甚至还可以接济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但是在此时,六十五岁的老人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养老金,那么也算是比较苦了。
虽然来说,每个月几百元在农村里生活可以做饭衣食无忧。但是人到老了以后,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去医院也多了起来。
虽然老人去医院可以报销一部分费用,到时候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存款去支撑的话,那么每个月这几百元的养老金,显然也是杯水车薪的。这就是现实。
可能有老人说了,如果没有钱可以和儿女们去要。这虽然是一种方法,但是儿女们在房贷,车贷、以及孩子上学费用的压力下,一些情况也是身不由己的。
所以来说,人到了六十五岁之前,一定要多存款,毕竟这也是养老的一种方法,也是为子女们减轻负担的一种方法。
第三,六十五岁以后,看心理的状况如何。
其实人到了老年以后,心理上也变得孤独了起来,然而让老人孤独主要有几个方面:
①另一半没有熬到65岁之前去世。
少年夫妻老来伴,其实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夫妻之间相守了一辈子,最大的安慰就是能够老来相伴,携手百年。
但是一旦另一半去世,那么最痛苦的就是这样的老人了,毕竟在没有人给做饭,没有人说心里话,那么老人自然是很孤单的。
②和儿女的交流越来越少。
一代一代人,一些儿女们在物质上供应了老人,但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从精神上却忽视了很多。
所以人到了六十五岁以后,其实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女们说说话,能够有家人的陪伴。但是一些事情都是事与愿违的,因为儿女因为事业,家庭等等原因,而忽视了老人,这让老人倍感孤独。
所以来说,虽然人到了六十五以后,身体的原因,金钱的原因是“晚年苦不苦、就看六十五”的外界因素的话,那么心理的原因则是打击老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写在最后:
在六十五岁这个年龄阶段的老人,也就意味着一生一世生命进程中的“黄金期”,毕竟六十至七十岁也是弥足珍贵的十年。
当然俗语“晚年苦不苦。就看六十五”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来说,老年人到了六十五岁也是一个年龄的转折点。只要身体好,有储蓄,心态好,那么晚年自然也是有好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