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宝钞之威(下)
现在大家都以能加入修路队为荣,也以加入修路队,为家劳体挣钱,来补贴家用而喜。
至于这些路驿处的东西何来?看看那往来的车马,大家就会明白了。
从帝都而来的车马,从旧路去的,尽为巨子李楠万珍坊出产的珍宝,精盐,精铁制品,香料,仙酿……
从南或从北而来的,尽为粮食牛羊,成群结队的。甚至是矿石和黑石煤炭,更甚至是沿海无人问津的水草紫菜海带等,被晒干后,拿来帝都能换钱。就连那臭气熏天的孤岛鸟粪,竟然都可以拿到突国公圣母的封地,蓝田县大棚区换取宝钞,再去用宝钞换取所需要的珍宝之类的……
在这个过程中,轻便保值的宝钞可是居功至伟。如若不信,你可用宝钞去公主府勾兑现钱,直接带走,公主府和突国公根本不会过问。虽然因为未曾办理所谓的存折和银行卡,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谁在乎这些损耗?别说千分之几了,就是百分之几,他们也愿意啊,因为如此倒腾一番,在遍地黄金似的帝都,很随便的就赚取了宝钞。
不过随着携带不便的铜钱,在诸多南归的商人那里,成了运送的负担后,在突国公圣名的担保下,南边甚至北边来的商人,都私底下开始流通起了宝钞,只要是真的,在轻便的作用下,谁愿意附带着那么重的铜钱,再辛辛苦苦的拉回去进货呢?
不但不方便,关键是危险系数还不低,南边的山林之处,响马可是不少,虽然因为突国公的威名,他们不敢明着来抢,但是暗地里收点过路费,那还是方便的很。而目标巨大的“运铜”队伍,可不就是人家眼里的肥羊?
而换了宝钞新币的主,就算是被人抢了,只要静待几日,绝对会宝钞完璧归赵!因为宝钞识别器,只要是你南归丢失的宝钞,备录在档的,绝对会抓获坏人或者直接作废。而你却会得到新的补偿,新的宝钞公主府为你奉上。
至于作废的宝钞怎么识别,多简单,每天都会更文于城围处,那上面的他们初识的数字,对着号码一看,就知道是否能用。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大额的宝钞,编码自己熟记于心,或者自己做个记录,留在圣都。
如果出事,直接就近传发,突国公留在南郡各州府的电传,或者电台串接,也就是在所有的站驿处,都架设了所谓的传法(发)台,大唐皇家御林卫,也就是以前的百骑司部众。他们会帮你沿途传递信息,直至公主府,公主府给事黄门侍郎,就会依照要求惯例,传信于突国公,甚至是陛下他老人家。
而得了信息的安全部,也就是岑文本负责的部门,就会知会就近府卫,对案犯人员实施围剿,甚至是抓捕。
其实这样的毁旧换新的方式,对于货币发行的流通,有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但是架不住突国公墨家巨子的威名在,以及大唐民众的朴实善良。换做后世,不说这样弊端百出的办法,光那层出不穷的造假,就够大家喝一壶的了。
不过在这大唐,随着余杭郡钱塘府近区的马匪,原宇文化及的手下,独眼龙孔恩彪,因劫掠了富商大贾郑凤炽,贩绸于京归购的商队,夺得三万四千余贞元,被其状告知于突国公,突国公大为震怒,出神鸟而翔南,即日于芦湖中,当克其所部众,活捉贼酋孔恩彪,商贾所损财务,尽数追回。
独眼龙孔恩彪于返京后三部会审,处以极刑,剥皮充草,夺魄拘魂于突国公之神器耳,遂为奴于阴阳间,不得再生。同时敕告天下,以儆效尤。使得天下所有乱贼,不敢出林半步,永遁千里。
也就是这个孔恩彪,带人打劫了,巨商郑凤炽往返于长安和余杭的商队,得了三万四千多贞元,被李楠直接开着直升机来了个降维打击,活捉后还被带回长安审查后,直接执行了酷刑,剥皮充草,做成了标本,就连他的魂魄,都被李楠弄进了“神器”手机里,从而吓得其他各路山贼,逃到大山里面,再也不敢出来为祸一方了。
这次事的结果,就是再也没有人敢去打宝钞的主意了。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那千里传音的高频对讲机,以及电报传发台,而它们的使用者,都是李二手下的百骑司,这样的神器在手,可真的让李二满意的不行,关键是这些东西的架设,全被李楠交给了李二把控,为此李二感激的不行。
李二有种天下事,尽在朕之掌控中的感觉,天下诸事,都难逃其法眼一样。所谓的垂拱而治的黄道境界,他李二都要快实现了。
说到垂拱而治,就不得不说一说古代缔造盛世的几种思想政治理论了。它们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作用,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特别“玄学”的门派。让历朝历代中,突显出盛世繁华的景象。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盛世场景。
这些我们但凡能叫上名字的盛世,其背后必然后有“它”的影子。相传它诞生于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也有人说,他是道家思想中最锐利的矛。并且至今到现在,即使是在李楠所处的世界,依然影响力超凡,影响着中原大地。
说起李二的盛世,就不得不说说老子这个人,他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因为是和李唐王朝同姓氏,所以被李二他们一直以老道传承为基础,奉为老祖!
先普及一下哈,广义上我们认知的道家,不等于李老道家,也不等于黄老道家。公元前485年,老子西出函谷关,遗留有道德经五千言,也正式确立了道家思想的开端学派。
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先后出现了,贵己,全性保真的杨朱,和清静无为,道化万物,追求真我的庄子。
这也是后世人们谈及道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消极、躺平等词汇的根源。不过也的确是,不论是杨朱学派提出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还是庄子宁可留在家里编草鞋,也要放弃楚威王邀他做国相的事。
乍一看,二者都像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看起来,彷佛生来就像是要教会世人,如何躺平的道家学说,他们又是如何,成为缔造盛世的治世之学呢?
黄老道家,诞生于战国中期的稷下学宫,他们奉黄帝老子为创始人,也就是百家争鸣的那个学霸集中营。
而在当时的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原本从陈国逃难至齐国的田氏,取代了原本齐国的姜氏政权。
也正是因为田氏得来的王位不太光彩,所以当时的齐国田氏,迫切的需要一门学说,来为自己正名。于是他们就开始了如下一番操作。
相传老子的出身就是来自于陈国,于是就在齐国君王的推动下,稷君子们,就很自然的延用了老子的道家学说,但是又对比当时其他学说,比如儒墨两家的学说显学时,儒家有儒家圣人舜王舜,墨家有墨家圣人禹王大禹,均有这样的上古圣人作伐。
这个时候,稷下学子们只好把比这二位更早的圣贤黄帝轩辕推到了台前,以此背书。又因当时齐国的姜姓是炎帝的后裔,于是田氏一族就声称自己是黄帝的后代,正好引用了黄帝战胜炎帝得天下的传说。为陈国田氏取代齐国姜氏,而彻底找到了合法的的解释,和历史的根源。
而至此,也正如后世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将黄帝四经和老子抄写到一起的黄老帛书的那般一样,黄老道家正式应允而生!
而也同样是因为这种官方背书的的情况下,黄老道家一度在当时出现了,黄老道家一度压倒百家的盛况。田氏齐国也因此一度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为富强的国家。
直到战国末期,齐国衰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也纷纷出走。时任秦国丞相的吕不韦,大肆召集门客,稷下诸子们便携带着黄老学说,纷纷投奔于他。
但直到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实行焚书坑儒,独推法家为尊,黄老道家算是在这一时期,短暂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那么黄老道家,到底阐述的是一种怎样的的思想呢?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西汉王朝正式确立,但此时的西汉王朝,正面临着无比尴尬的三个境地。
第一就是秦国当时变法失败,当时百姓面临的严酷刑法,可谓是闻法色变。在治世层面,已经完全不可能延用前朝的路线。
第二就是新朝建立,百废待兴,无论是百姓还是汉高祖刘邦,当时都没什么家底,可以去大兴土木,去建立什么礼乐设施,和圈养大批的儒生,去走儒家那一套,也行不通。
第三就是刘邦这个算是草根出身的帝王,对治世那一套确实不是很敏感,所以通俗易懂的黄老之学,就很自然的成为了西汉建立之初的不二之选。
其实黄老之学的治世之道,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那就是“无为”!其实这两个字,也是我们对老子道家思想,误会最深的两个字。
而在五千字的《道德经》之中,无为二字出现了十二次之多,在另一本道家奇说《庄子》的《南华经》中,更是出现了六十八次。
其实这里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无所作为,而是无为而无所不为。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为”?老子的道德经第五章中就有这样的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不仁慈,把万物看成是草扎成的狗,圣人不仁慈,就会把百姓看成是草扎的狗。
这里的刍狗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到的一种低劣的贡品。咋一看,这两句话的意思极为残酷。其实这两句话就是对“无为”的最好诠释。
天地因为对万物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所以不会刻意偏袒或怜悯任何一个人,世间万物只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既是天地的无为,也是万物的无为。
而因此引申到治世。在西汉建立之初的社会环境,百姓已经经不起,任何有主观意识的有为,于是西汉首先提出了无为而为的治世方略。
第一重法轻罚,指的是法令要简约,刑网要宽疏,废除前朝的酷刑,为百姓营造一个无为的生存环境。
第二就是重守轻更,指的是不要轻易变更百姓之前的生活习惯,尽量恪守旧制,以此形成一个无为的生活状态。
第三就是重简轻繁,尽可能的废除一些儒家思想中的一切繁文缛节,诗书礼乐那一套,一切从简。统治者要把自己,当作黄帝时期的那种部落首领,与百姓共同生息,以此树立一个无为的形象。
第四就是重俭轻奢,减轻赋税。比如汉文帝时期,准备建造一座露台,听说要花费百金,这相当于十名宫女加起来的财产,他只能作罢。
于是在这种无为的状态下,百姓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主观能动性。天下祥和藏富于民,民间有闲钱的人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一些不甘于只种田的人。于是商业、矿业、手工业等就很所以然的发展起来了。以此也就从无为,过渡到无不为,和无所不为了。
在西汉最富足的时期,到了什么程度,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叫,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基于外,腐败不可食。听说是国库里的串钱的绳子,都腐朽坏了,钱数都无法数清。国家仓库里的粟米,多的都流了出来,甚至好多粟米腐烂的不能食用了。
而这也是黄老道家,在百废待兴之时,能缔造这一盛事的特性,所以被后世学者始终传承。这也是李二这位,励志要成为垂拱而治的皇帝,所期望的大唐。
本来因为突厥入关,差点再次逐鹿中原,谁知道天降神子,墨家巨子李楠,只身灭胡,阻止了危机。现在又以宝钞之威,圈天下之铜钱入京,虽然还没有达到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叫,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基于外,腐败不可食的地步。但这样的盛事,明显不远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