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练习第一篇。
我为什么要开始写作?因为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太多太多,而我又不是个记性很好的人,所以想要通过写作把每天的信息梳理一下,帮助自己思考,更清醒地去生活。
记得小学时有位语文老师,非常重视写作,在课上这位老师曾经分享给我们一个概念——下笔之前要准备,写完之后要修改。当时不懂,只知道写作文很重要,写不好老师要批评。现在自己开始动笔写东西了,才知道老师说的话有多么实在多么实用。下笔之前不准备,且不说文章结构和文笔如何把握,单单是开头就要憋得脸红脖子粗了。
言归正传,我想说一说学习的事情。罗辑思维曾经做过一期《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里面提到了知识焦虑这个词。一面看到阶层趋于固化上升渠道稀少狭窄,一面又看到那么多人赶上了知识变现的快车,名利双收实现了财富自由,这种情形怎能让人不焦虑。在这篇文章里,罗胖给出了五个关于学习的建议,分别是跟人学而不是跟书本学、不断搜集新概念、“缝合”新学到的知识、碎片化地学习和带着目标去学习。这几个建议里,我个人对“缝合”新知识感触最深,也最受用,包括我现在正在做的写作练习,也是在对所见所学做一个缝合,看过了跟表达出来是完全不同的,后者需要对输入的知识进行消化处理,跟自己已有的认知产生联系,最终才能变成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跟人学而不是跟书本学,最近看到过两三篇文章在讲圈子,说的跟罗胖差不多,周围牛人多了,学起来更方便效率更高,这差不多是共识甚至常识。不断搜集新概念,这一点我的理解比较浅,只是觉得如果连概念都不懂,深入研究甚至是大体了解都无从谈起吧,建立概念应该是了解一件事的前提。接下来,带着目标学习,他打了个比方,说我们好比抢滩登陆的士兵,知识相当于偶尔亮起来的照明弹,当他亮起来时,我们要抓住这短暂的亮光,有枪的打枪,没枪的拿块石头招呼一下,讲真的我没有进入他的语境,也没有真的理解这个比喻,权当是这样的吧。最后就是碎片化学习了,罗胖也说这个争议颇大。的确,我也对碎片化学习能达到的效果非常不信任。当然,人家罗胖也说了,碎片化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因为我们的时间已经碎片化得很严重,那么如果不用这些时间来学习,难道要用来打游戏吗?当然不能,你见谁用碎片时间打游戏了,那不都是拿大块时间打的吗?
学到了新的方法,实践一下强化一下,才会变成自己的工具,找一篇文章和观点“缝合”一下。,最近读了一篇推文《学习总是无效,是因为你没有稳定的输出系统》,作者用学钢琴的例子把学习过程由浅入深分成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确定自己要学什么。我自己是一个对学习比较有依赖的人,学习可以给我很大的安全感,所以我常常会突然冒出想学这个想学那个的念头,关于学习和安全感的关系我们以后再谈,先说说作者对确定要学什么的看法。作者把确定下来学什么的过程比喻成“找抽屉”,有了想法就要把它具象化,否则很快这个想法会被下一个想法冲散了。那么怎么把想法具象化呢?开始做,把0变成1!第二阶段是聚焦学习,通过不断的、刻意的积累或训练某一个领域内的知识或技能,不断充实这个领域的知识储备,让抽屉慢慢变“满”。当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也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把知识储备变得系统化。碎片化的知识在大脑里就像散落在房间里的杂物,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占用认知资源,把大脑搞得乱七八糟。知识只有相互关联,才能产生积累效应,这些知识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互相碰撞产生化学反应,形成难以打散的有机体。到这里,你的知识也就产生了盈利能力。以我对学习的认知,我觉得这三个阶段走完基本差不多了,也积累了,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了,比如通过几个月的学习,考下了一个资格证书,比如说我的油画可以画到外行看到啧啧称赞的程度,可能就不会往下进行了。但是接下来作者又提到了两个阶段,而这两个阶段在作者看来,恰恰是学习最迷人的部分,也是平庸与卓越的分水岭。第四第五阶段作者用了弹钢琴的例子,你开始学的是欢乐颂,弹着弹着,你对旋律有了自己的理解,这里可以弹得再婉转一些,这里可以弹得更有力量感,在这个过程里,创造力在被不断地激发运用,知识和知识之间也在一次一次发生着积累和碰撞。当可以用来创造的原料越来越多,属于你的作品和风格也会慢慢形成,你从一个只会照着乐谱弹奏的练习者,变成了钢琴师。接下来,当你的知识系统继续碰撞生长,你的创造力不断溢出,你的知识组块会变成稳固而强壮的生态系统,到此为止,你就建立了完整的输出系统。
说一说感受吧,看到和写出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得到信息不和自己的认知发生一下融合再输出出来,真的算不上是真正的学习。还有,能写出好看文章的人,都是牛逼闪闪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