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的课堂改变了吗?你的学校改变了吗?

你的课堂改变了吗?你的学校改变了吗?

作者: 读书的老王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15:59 被阅读0次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十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教学理论主要以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标准、内容和进程,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作业,凯洛夫的教学五步骤被我们遵从使用到今天。迄今依然占据课堂教学的主流阵地。它突出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客观接受,缺少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缺少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及大胆质疑、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等活动。这些违背了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过程,课堂应积极互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等要求。新思想与老传统在斗争中交织并存,但新思想现在看来还是没有占据上风。课程改革十几年过来,效果初显,但任重道远。

    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等进行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整体关怀。新课程秉持的是一种“整体教育”观,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发展成为“整体的人”。“整体的人”即人的存在的完整性和人的生成的完整性。

    从“人的存在”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寻求个体、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生存。

    从“人的生成”的角度来看,教学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是灵魂转向!”教育所成就的是人的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转变,引导学生学会认知,更要学会做人。

    新课程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把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人格建构作为具体目标,对广大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教育者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学创新。从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学科特色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校本化的研究者,从教书匠转变为反思实践者和研究者。新课程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的权利,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课程意识。天津市教委2017年底提出各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科特色课程建设”,以适应高一年级“选课走班”的需要。课程改革,教师课程意识亟待加强。

    由此带来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需求多样化的创造性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由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与开放。教学成为“即席创作”,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师生真诚展示自我,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教育场域,完成“整体的人”的塑造。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但我们正在努力实践着。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了学生学习的革命,学习方式的转变非常关键,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真实理解与体验。

    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转变教师“课程即教材”、“课程即学科”的传统观念,积极开发适用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倡导对话、合作与探究,力图超越传统的“记忆型教学文化”,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所需要的“思维型教学文化”。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问题、探寻假设、寻求合理性。这是新课程对理想教学状态的期盼,更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真心希望我们的老师摒弃旧的教学模式,拥抱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我们积极倡导,积极推进,大胆实践。

    期待“胜利的那一天”。

    2018.03.1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课堂改变了吗?你的学校改变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ej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