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类聚,物以群分。风蚀尘染,我们生长在尘世里,摆脱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挣脱不了人际关系的牢笼。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亲人、有的是爱人、有的患难之交、有的是一面之缘的朋友、有的不曾谋面过的素人,有的是同学老师等等举不胜举,而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多半是过客,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但总会给自己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或则难忘的岁月,自己的人生总少不了他人印迹的做点缀。
匆匆来去,我们都是彼此人生中的过客。
在大学里每当到了假期,自己都去实习得地真切的与社会拥抱、带来新的认知。在工作上,总会与各色各样的人相识,有的是前辈、有的是师姐师哥、也有自己的同伴。一开始踏入社会,总会胆怯,害怕犯错,害怕与人打交道,所以自己常常不知所措。
第一次的实习,尤为深刻。去到单位时自己不知道怎样称呼人;在办公室里,个个忙得人仰马翻时,自己却不知道怎样主动去帮忙;大家一起吃饭时,自己不敢伸长筷子夹菜;领头人给我吩咐工作任务的时,遇到不懂的自己不敢主动寻求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处理,没有太多时间去注意他人怎么样。失落感、无助感、彷徨感、向自己迎面而来。
在单位里有着许多优秀的前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认认真真的完成工作任务。有的前辈自带光环闪闪发光,自己成为一个小小的仰慕者。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相处中,别人有的而自己没有的,常会有产生自卑和焦虑。幸好,自己没有放弃自己。慢慢地在工作的每件事情上,发现自己许多的不足之处。在办公室不懂如何撰写处理签,自己不断看模版套用,再回过头看不行再改,觉得差不多再让前辈帮忙指点,改到可行为止。接电话时,因为慌张听不清楚对方说什么,最后对方交代的事都不能准确的转达,挂了电话后,自己万般的自责,只能和刚来电要找的人说“是谁打电话过来”,至于要传达什么事情自己只能默不作声,每次电话响起拿起听筒,把上次接电话时总结的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把每一点都写在笔记本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直到可以把要传达的信息给交代清楚,甚者可以再听完要交代的内容后,再根据有关内容随机应变,询问是否有遗漏的信息。
一点一点的在改变,遇到不会的不再像之前那样过了就过了,而是那怕红着脸问他人,有时因为怕话语就会含糊不清,但也要逼自己把不会的东西弄明白,正所谓聚沙成塔。这个过程有挫折,但更多的是欣喜,因为看到自己一次次的进步,和初涉世那个胆怯的自己握手言和。
大千世界里,万事万物总具有两面性。单位里有很多优秀的前辈,但同样也有在处理事情上经验不足之人,处理不好总被领导批评,甚者众人议论纷纷。慢慢地,在每次自己看到他人被批评后,自己总会潜移默化的反观到自身“是不是是如果这项任务让我做,我同样也做不好?在每次的反思,总会发现自己有待提高的地方,而后在这点点滴滴里学习进步。
不让自己做看客,要做践行者。
即使他人不能言传身教,但自己在他人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一点一滴地再改变着。在之后的每次实习里,自己不断的积累,虽然说做的每件小事,不可让自己直接获得实际的利益,但内心多了一份充实,不再因为自己不会的而常常自我否定。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只是在工作上的遇见,在生活上的每每遇见亦是如此。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人,毕竟人各怀所长,再卑微的人也有你不能企及的地方,在他们身上反观到自己,都会给自己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点一滴的改变,慢慢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成为怎样的自己。
每一次的进步,都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可能性。有的事情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你怎么轻易敢断言自己一次又一次小小的进步,日后又不会给你带来任何价值。我们在做的过程中积累下的能力,余生将会与自己如影随形,随时可以把能力迁移,这样的人生不是可以来得更有趣吗?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的一步都算数。虽然不能名垂青史,创下丰功伟绩,但我们依然可以做自己大英雄。
珍惜每次的遇见,因为遇见你,余生我不再会无所事事,而会变得更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