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的两个故事学习如何在职场中晋升?
曾国藩被誉为清代“四大中兴名臣”之首,他的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
他一生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剿灭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另一件是开办了启发后来者的洋务运动。以至于“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警世恒言在坊间流传极光,蒋、梁启超、毛都是曾国藩的铁杆粉丝。
但是曾国藩并非家室出众,甚至他自己也在家书中承认自己资质愚笨。
那么在天资、成长环境都算不上得是拔尖的曾国藩,为何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呢?
下面我将从曾国藩发迹史来探讨一下我们如何在职场中获得晋升?
1读书之法
清代的考试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曾国藩23岁时考上了秀才,24岁参加乡试中举。他一时间信心倍增,提前半年从湖南到了北京,住进了他们湖南人开办的长沙会馆里面,等着会试。
会试考试他原本是势在必得,但是没想到:他竟然没考上。会试考试本来是三年一轮,但那一年恰逢皇太后的60大寿,照例加恩科一次。
幸亏曾国藩勤俭的习惯,所以他兜里的钱刚好还够他再支撑到下一次会试考试的时候。接下来这一年曾国藩勉励勤学,但他还是没考上。
曾国藩想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开始云游天下。曾国藩打算从北京坐船到江浙,然后再从江浙回湖南。但是他兜里没有太多钱了,过了徐州后,他特意来到了江苏的睢宁。
睢宁知县易作梅是曾国藩的湖南老乡,而且和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都有交情,曾国藩就打算从易作梅这里借点盘缠。易作梅留曾国藩住了两天,他发现曾国藩这个人谈吐不凡、志向远大,将来定非池中之物。
所以他还没等到曾国藩开口,就主动借给了曾国藩100两白银。要知道易作梅一个七品知县,一年的薪资也不过四十几两白银。
曾国藩有钱了也就不那么着急回家了,他遂打算在当时的金陵,也就是南京好好游玩一番。
但是很快,他的钱很快又花光了。
原来,他在南京逛书店的时候,看到了一部精装版的《二十三史》。但谁知这部《二十三史》,刚好100两白银,老板死活也不便宜。曾国藩实在喜欢,只能买下来。
曾国藩一生酷爱读书,他曾经戏称自己是个书痴。甚至到了晚年,他因为读书太狠,把自己的左眼都读瞎了。
买了书后,曾国藩手里也没钱了,他就只好回家了。
到家之后,他把他这一两年的经历详细地向他爹曾麟书汇报了一下,他本以为他爹会狠狠地批评他两句。因为曾国藩这两年不仅没有通过会试考试,而且还欠下了100两白银。
曾麟书听完曾国藩的汇报后只说了一句话:我愿意为你还清债务,但是希望你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
从这以后,曾国藩发奋苦学,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无一日不读书。他每天坚持读书几十页,花了两年终于把这部《二十三史》彻底读完了。这些史书也为他之后的官场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到了又一轮会试考试,也就是道光18年,曾国藩一举成为了他们家历史上考中进士的人。
清代袁枚曾经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很多人都会被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影响,不管你有几千个几万个要努力的理由,哪怕只碰上一个诱惑,你就沦陷了,这也导致你最后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书到用时方很少!曾国藩是由于父亲的激励才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但是我们也要这样吗?如果我们的身边没有像他父亲曾麟书这样的人呢?难道我们非得吃过很多苦才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吗?
读书不是为了“颜如玉”、“黄金屋”、“人上人”,而是为了获得一种乐趣,而这种乐趣只有在你努力攻克难题后才能品尝到。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有过这种经历,当你跨越了你原以为跨不过去的高山之后,你会获得一种深深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种收获不仅仅是思想上的,更是身体上的。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也已经证明,你在战胜了一个难关之后,身体会分泌多巴胺出来。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选择,从大脑思维来看,你会面临感性和理性的对抗。要想让理性战胜感性,这需要你强大的意志力,但是意志力是会消耗殆尽的。等意志力消耗殆尽的那一刻,你也就屈服于感性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三分钟热度。
但如果从身体这个角度来看,你是在多巴胺系统和身体的劳累之间做对抗。
刚开始读书时,你会感觉到辛苦,但是当你书读得越来越多,你会产生自己的思想,也会有更多书中思想的碰撞,你会品尝到读书思考带来的乐趣。到这个时候,你就感觉不到劳累和辛苦了。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有的研究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有的研究说66天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怎样,在每一个习惯养成的初期,你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当习惯养成之后,是习惯拖着你往前走,哪怕有一天你没有按照习惯去做,你也会感觉到不舒服的。
希望大家都能尽快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迅速强大自己的能力。
2发迹的窍门
曾国藩考中进士之后,接着考殿试,这次他考了三甲第42名,被赐同进士出身。一般人看到这个消息会很高兴,但曾国藩心里却凉了半截。
因为曾国藩一直觉得凭他的才学,他一定能够考中前二甲。考上了前二甲就不叫赐同进士出身了,而是叫正儿八经的进士,而且,二甲之前的才能进入翰林院,朝廷的高官基本都是从翰林院出来的。三甲只能到各部委去当主事,或者去当县令。
曾国藩本来是没有资格进入翰林院的,但他最后还是进入了翰林院。这当中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就是穆彰阿。
穆彰阿当时是朝廷的一品大员,而且和道光皇帝的关系非常好,但穆彰阿却也正是《南京条约》的签订者!
曾国藩是怎样和穆彰阿产生关联的呢?你接着往下看。
古代科举考试的录取比例极低,所以考生们一旦考中了都要去向主考官道谢。中国有一句老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只有主考官看上了哪个考生的文章,他才能被录取,所以考生们一般也都称主考官为知己。
就是在考中的这些人去穆彰阿家里时,穆彰阿看中了曾国藩,穆彰阿就让曾国藩把他的诗集拿来。曾国藩立马去会馆取回了自己的诗,恭恭敬敬地递给了穆彰阿。穆彰阿看诗写得还可以,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可以纳入“穆党”,遂对曾国藩大加赞赏。
曾国藩一下子明了穆彰阿的意思了,他当即磕头,正式拜穆彰阿为师。这样曾国藩就不是穆彰阿一般意义上的学生了,而是私淑子弟。穆彰阿自然也非常高兴。
第二天,穆彰阿就拿着曾国藩的诗向皇上推荐,道光一高兴,就将曾国藩列为朝考的一等第二名。这样,曾国藩虽然只是赐同进士出身,但由于朝考成绩突出,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翰林院。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曾国藩背靠着穆彰阿这棵大树,仕途就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满人主政的清代,曾国藩一个平民家庭的孩子,居然可以在短短几年内连升十级,做到了从二品的大员。
穆彰阿可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知识分子都有一个特点:清高孤傲,不管是三国时期的关羽、周瑜,还是明代的戚继光、夏言,都是如此。
很多人在谈起这些人时总是当做说笑的资本,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黑白分明、正气凛然的人愿意放下架子,与自己不齿的人形影不离呢?
那么,曾国藩难道不知道穆彰阿是个奸臣吗?他为什么要和这种人狼狈为奸呢?
原因很简单,小孩子才分对错。
很多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理学大师,他平时定是满嘴的道德是非标准,迂腐之极,但他们不知道曾国藩也是晚晴实学的领军人物,不然他也不会领导洋务运动了。
正是因为内心的强大,以及实用主义精神,所以曾国藩不在虚伪的道德口号上浪费精力,他看中的是穆彰阿提供的平台。
不单曾国藩这样,张居正也是如此。张居正当年为了能在官场上存活,他与奸相严嵩保持了相当友好的关系。
像曾国藩、张居正这样的人才,他们不仅能抵挡住别人背后的议论,更能在私人感情和自己坚守的政治立场中游刃有余,这对于做大事、成大业尤为重要。
曾国藩在家训中就曾写到对一些上级,要做到“近其人,远其事”,意思就是你要跟对方保持友好的私人关系,但是并不在做事上面与他沆瀣一气。
这对我们现在职场人有很大的启示,很多90后总是很傲娇,看不惯的人就不与他合作,这其实很不对。在一个行业内,甚至在一个公司里,如果你仅仅因为立场的不同,就错过了自己人生的种种机会,岂不是因小失大,太过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