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擅长将自己的情感披露于外,我更多的是喜欢将其留于纸张,我钟于笔尖与信笺磨合的声响。但这在简书的第一篇文章--给你,我的安生。
昨夜看了《七月与安生》,终于知道周冬雨和马思纯凭什么拿影后了。遗憾的是我和你没有去电影院看这部影片,也是幸好没去,不然哭成两个大傻逼还真就尴尬了。在电影里仿佛看到了你我的影子,我如七月,你若安生,但是我们比她们相识得更早呢,算上小学时候的话,我们走过了彼此生命的三分之二。只可惜真正和你浪到一起还是在十年之前,今年我们才二十二岁呢…
初中三年有你在的日子我们都是同桌,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为什么会成为同桌,因为我们都是被挑剩下的,就随意凑合吧。相比七月与安生的相亲相爱,我们的相处却是硝烟弥漫,一言不合就上手,看得惯的看不惯的,喜欢的不喜欢的,高兴的不高兴的,总之能动手的绝不浪费口舌。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不会像她们那般费心掩饰和隐藏。
引发闺蜜之间撕×大战的理由有一个亘古不变--男人。而我们之间和七月安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我之间没有“苏家明”。所幸没有“苏家明”,可惜没有“苏家明”。
你不止一次告诉我如果哪天我们爱上同一个人,一定要公平竞争,不要互让。
我答应你,好。
可是你不知道吗,如果有那个人出现,我还是会放弃,与他相比,我更爱你。
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做个男人,一定要爱你。
我们也曾在讨论生死,在午后在深夜,无论是在手机两端,还是面对面,无不内流满面。我说我以后如若真的没有结婚,父母老去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见过了世态炎凉与岁月沧桑,一定要让我先死,你说都那样大年纪了,那就一起吧;你说你买的保险受益人是你母亲,但一定会给我留一份,那样我还可以帮你照顾她,你体会了生离死别的痛彻心扉,学会了珍惜现在也平静地接受意外。
电影最让我动容的一幕是安生在外流浪多年后回来找七月,在楼梯上蜷缩成一团,疲惫不堪。她们相视一笑,相拥而泣。多年的思念与不安,那在刻从心里流进了眼里,不需要言语,不需要隐忍,只要你在,就在我身边。是吧,对安生而言,七月就是她的港湾,无论流浪到多远,若归去,她仍在,不论归期几何。
我们比她们幸运,没有长达几年的分离,十多年来走走停停,你我都在。所以我们更像彼此的影子,比七月和安生更贴合,更了解彼此。
我记得你爸病重的时候,你想给我打电话又不敢听见我的声音,在收到消息后,我捂在被子里哭到抽搐,因为你说你不敢哭,那就只能我替你哭了。恨自己无能为力,怨自己帮不了你,我无能地提着二锅头坐在操场,想醉死过去,像个失恋的人一般心痛。
你一直说我像海绵,无论好坏只要是你给的,我全都接受。这让你很火大,宁愿我和你大吵大闹,打一架更好。小时候纯粹,吵架打架不依不饶,再和好如初,没有芥蒂,现在长大了依然纯粹,见缝插针,踩痛脚,揭伤疤,从来不留情。时间不停留,我们相处模式从未改变,但却愈发成熟,越发珍惜愈发舍不得……
从来算不清,却又不觉亏欠。
七月和安生在餐厅吃饭,吵架说毕对方把一切都算的太清楚,一直不说终是生了隔阂。
毕业后我揣着250块钱投奔于你,你说没事儿,我养你。工作到半夜,我说要错过末班车了,你说,不虚,我去接你。去别人家里住两天就一定会走,因为有太多的不习惯,去你那儿从来赶不走,因为没脸没皮久了,一切都习惯了。你拿了工资,我刚好不在,你说本来已经计划好怎么浪了,却突然发现有钱没地方花了。
安徽和日本是你我的执念,我们总徘徊在去与不去之间,但我随时准备陪你走,只要你说去。于你,亦然。
恋人与朋友的区别:恋人是手牵手,朋友是肩并肩。
而我们既牵手也并肩,你是另一个我,我是另一个你,我看到的也正是你看到的。在别人面前我们从来不称对方为“闺蜜”,也不说彼此是朋友,相处得像仇人但也像亲人。有时熟悉和了解也是可怕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哪怕在手机两端,打出来的一句话,都被对方看得透彻,连微小的情绪都无处可逃。所以我们才像个透明体,一切都真实着。
看到电影里七月送安生上火车的情节,我擦着眼泪对你说:“以后你走一定不要坐动车,我真的追不上……”你说:“根本不用追好吗?你进不了站台……”我们又哭又笑,又惆怅。你会远去吗?我会离开吗?会的吧?可是我都不怕。
货货,我是嫣师。
这算是一篇电影“观后感”吧,但是送给你,我的安生。
网友评论